金牛辞旧春华启,虎啸新春气象新。在这辞旧迎新之际,仙林地区中小学班主任联盟第16次研讨活动在南外仙林燕区党员活动室隆重举行,本次活动的主题是在“双减”背景下如何建立家校的连接。仙林地区中小学班主任们齐聚一堂,共同研讨家校合作的主题。
中学部张国其校长首先作为燕区代表致辞,在双减背景下如何建立家校连接?张校长分享道:学校要走内涵发展道路,减负增效,提高学生在校教学质量,要加强家校之间的沟通,很期待老师们理论交流与实践分享的汇总。
狄蕾老师和陈程老师首先从理论层面浅谈了与家长的沟通技巧。狄老师分享了因人而异的沟通策略,陈老师从因事而异的沟通策略,因地而异的沟通策略进行分享,强调了在与家长沟通交流时要真诚友好,不卑不亢,用爱心、耐心和责任心让家长深切的感受到教师的关爱,从而获得较好的效果。
许晗冰老师和陈凤仪老师围绕与不同类型家长沟通这个方面进行分享,两位老师以当堂的情景表演作为案例分享,表演了“自由放任型家长”与“权威专制型家长”等经典案例,为老师们呈现了家校沟通工作之间的问题,为老师们的沟通工作做好榜样,指明了方向。
王静老师身为教师与家长的双重身份,围绕“家校合作”展开分享。当我们遇到“石沉大海”的家校沟通,该何去何从?王老师用一系列的案例分享引导老师们学会“换位思考”,学会共情,因材施教的肯定学生自我,举一反三的帮助孩子建立信任感,建立信心。
石云老师认为引导学生构建团结向上的班级文化,引导家长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增强班级家长之间的凝聚力,对班主任工作的开展十分重要。石老师从通过书信沟通家长,通过孩子促动家长,通过家长转换家长,通过活动感染家长四个方面展开,用关爱与学生心心相印,用真诚与家长环环相扣。
张佳老师围绕班级的家委团队建设展开分享,张老师从了解情况,初步接触;主动真诚,快速融入两个方面交流,在沟通中要注意主动联系,表明立场,真诚交
流,关注细节,视如己出,一视同仁,耐心倾听,小组配合,共同维护家校之间的心灵沟通。
杨学主任向专家们介绍了燕区中小学班主任的研讨工作。韦成旗老师首先表达了对“顺其自然”式班主任研讨工作的赞美与肯定,其次强调了班主任工作交流与共享的重要性,以“小近实”为方向,让我们继续深入研究,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黎鹤龄所长充分肯定了燕区德育工作的领导与质量,并建议老师们关注家校联系的标准,以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方式加以整理,在班主任联盟的促进下为老师们的德育工作铺平道路,加速年轻班主任的适应与成长。
王海韵主任赞扬了燕区班主任工作年轻的成长与发展,在班主任工作中,除了“成绩”更要关注内在原因,要善于观察,每个孩子都是丰富的矿产,需要我们用心去发掘,用“自主、自觉、自信”将南外仙林“顺其自然”的教育理念继续传递下去。
南京师范大学陈红燕教授向老师们分享了教书与育人之间的故事,强调了全员育人的重要性,陈老师引导我们关怀学生,尊重学生,以顺其自然为主导,顺应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顺应学生学生活泼,自由的天性,保留孩子独特珍贵的童年状态。顺应孩子的求知欲与好奇心。顺应学生个性化的发展。将“教学研究”转换为“教书育人的研究”,建议扩大规模,积极参与研讨,传递研讨精神,将立德树人的研究成果传播和散布到每位老师身边。
小学部周卫兵校长认为“育人”是教育本质的回归。回顾成长历程,我们一直将立德树人,五育并举落实到教育教学过程当中,将德育工作放在我们工作的第一位,感谢专家引领,让我们共同建立燕区的美好明天。
让我们用心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家校合作共育,我们正当时。当教育形成“合力”和“向心力”,让我们共同完成立德树人与教书育人的任务,用心、用力、用情,我们一直在路上。
撰稿:马涛
摄影:杨东培
编辑:程元元
审核:杨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