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是春节的最后一天,也是中国除了除夕和初一最热闹的一天。猜灯谜自然是这天避不开的话题。
学校早在半周前便准备好了灯谜,与纸灯笼一起挂在教学楼大堂里。一个个汤圆一般的灯笼浮在空中,灯谜则像牵着家长的手的孩子一般用丝绳牵着上方的灯笼。密密麻麻的灯谜让经过这里的人——每个人——都能看见。
周二的晚饭前,猜灯谜活动便在大堂开始。这里人流如潮,人人手里拿着记录便签,翻看着一个个可爱的灯谜。灯谜有难有易,容易的自然会被很多人争抢——毕竟答对三个可以兑换礼品,而每个灯谜只有一个人能答,已兑换过礼品的谜会被划去编号。但是难题不同,虽然关注的人不多,但它却是那么的有魅力:有人能花十分钟站在那里,只为思考出一道题。“思考谜底的快乐是得到一个小礼品所不能相比的,我更享受思考的过程。”有人这样说。在思考答案的过程中,礼品已经不再重要,毕竟猜灯谜这个活动从来都不是以拿礼品为目的,更多的是让同学们在繁忙的学业之余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现在生活的节奏越来越快,以至于已经很少有人能静下心去感受传统文化之美,一种非低级趣味可比拟的享受。而现在的教育正在用如此的活动努力逆转这一局面,让新一代不再沉沦于世俗,继续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使中国这个绵延至今的文明古国文化永不间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