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我们共赏诗经之美——记语文组周瑜老师高效课堂展示课

发布时间:2022-04-13 供稿:南京外国语学校仙林分校 分享至:

学校樱花悄悄开放的春日,初二语文组周瑜老师在高效课堂展示课中,带着同学们共读《诗经》。

自上学期期末接到开课通知后,周瑜老师就与初二语文备课组的老师们几番研讨,经过选题讨论到教学设计,几易其稿。周老师先后设计了三份教案,进行了两次试教。在磨课过程中,备课组老师们纷纷出谋划策,备课组长田江老师、教研组长孙冬梅老师一次又一次的为周瑜老师指点迷津。

周老师在磨课中不断调整教学设计,大胆取舍,让课堂变得简单,线索更加明晰,重点更加聚焦,把课堂的主阵地留给学生。巧妙设计课堂提问,以问题串的形式,精导妙引;精心打磨每一个过渡语,力求让课堂成为一条流淌的河。对于教学过程中的细节,课件制作、朗诵配乐的选择,周瑜老师也都进行了反复斟酌。

3月15日,周老师在中学部一阶向中学部全体老师开设了《关雎》的高效课堂展示课。上课伊始,周瑜老师以冬奥会闭幕式上折柳相送的桥段导入,在杨柳依依的诗意浪漫中,周瑜老师开始带着同学们欣赏《诗经·关雎》。同学们和老师共同朗诵《关雎》,四字一句,琅琅上口,舒缓的节奏,唱出了重章叠句的美感。

随着周老师的引导,学生们抓住主要意象,合理展开想象,进而步入诗境,体会作品中蕴含的思想感情;通过学生与文本,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之间的讨论、交流与探究,学生们获得了丰富的情感体验,真切感知了男女主人公的人物形象,从而进一步理解《诗经》重章叠句和比兴手法的作用;形式多样的朗读,唤起了学生的心灵共鸣,在君子婉转含蓄的求索中,学生体悟到了《诗经》“哀而不伤,乐而不淫”的特质。

再一次,学生分角色朗读《关雎》,感受我国古代传统文化的魅力,激发他们走近《诗经》的兴趣。听课老师们真切感受到君子淑女间的情感婉约地流淌于《诗经》的韵律中,千年的诗意流转于《诗经》的艺术手法里。

课后的评课是另一个精彩的课堂。初中语文教研组长孙冬梅老师认为,周老师把学生们带入到诗经那浪漫又诗意的文字世界里,让他们在其间去感悟、体验、学习、提高。整节课设计感很强,关注了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环环相扣,层层递进,学生的思维得到真实地碰撞与提升,给我们展示了一节优秀的高效课堂。

中学部钱俊元副校长在评课中,除了高度评价周瑜老师的课,亦指出引导学生真正地进行课堂高效学习,要着眼于设计能够对教学内容“牵一发而动全身”的 “主问题”,进而衍生出关键问题,给学生的思维找到支点、找到支撑,从而引领学生主动探究,让学生的思维能力达到更高层次的发展。为今后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提高教学效率指明了方向。

最后,中学部徐敏标副校长对语文的诗歌教学提出了自己的希望和建议,为语文课堂的教学设计打开了另一扇窗。

高效课堂的构建,是一场诗意的修行,道阻且长,行则将至。初中语文组的每一位老师将继续且行且思,潜心悟教,研而不辍。让课堂高效灵动,助学生智慧飞扬。

 


上一篇:下一篇: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