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地理组肖江涛、谢天艺开设高效课堂展示课

发布时间:2022-04-18 供稿:南京外国语学校仙林分校 分享至:

“双减"背景下,研究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效率,对老师们来说是应有之义。2022年3月3日,中学地理组肖江涛老师开设了一节高效课堂的展示课。为了提高课堂的效率,更加充分的发挥学校的现代化教学设备,肖江涛老师用五年时间开发了一套"中小学过程评价系统",不仅可以辅助教学,还可以布置个性化作业,对学生进行个性化评价。在地理展示课上,肖江涛老师使用自己开发的"中小学过程评价系统",随机抽取学生回答问题,根据答题结果、课堂表现进行现场打分,计入学生过程性评价成绩。值得一提的是,随机抽取既可以是平均概率,也可以设置成对部分不太积极的学生“重点关照”。“每个人都有被点名回答问题的几率,所以大家会更加专注地听课;现场打分的运用,我觉得也提高了我们的积极性,提高了我们的参与感。” 同学们这么评价肖老师的课堂。这套系统的教师端包含PC和手机两个版本,可以在课堂上协同使用,例如使用手机拍摄学生的随堂练习,就可以同步到大屏上进行点评讲解。此外还有家长手机端,便于家长了解孩子的在校情况。

教师发展中心钱俊元校长评价说:“当下的教育对学校和老师的要求越来越高,而课堂是学校教育实施的主阵地,如何有效的提高课堂的效率是我们学校这些年重点研究的课题。肖老师的这种利用信息技术辅助课堂教学和评价管理的这种模式,为我们打开了一扇窗,希望有更多的老师能尝试和研究将这套系统运用在自己的课堂教学和评价,能成为我们高效课堂建设的一个抓手。”

3月10日上午第三节课,中学地理组谢天艺老师在中学一阶开展课题为“日本”的高效课堂展示课,30多位老师在现场观摩。谢老师以白岩松所著的《行走在爱与恨之间》导入课题。带领学生跟着白岩松的步伐,一起用地理的眼光来探究日本。整节课采用任务式驱动学习法,分别为:任务一,指位置、说组成;任务二,析现象、探原因;任务三,明收获,测成果。首先,谢老师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日本的位置和范围,采用小组PK的形式让小组代表在黑板上完成日本地理位置以及领土组成的拼图,巩固任务一的学习效果。而后,谢老师带领学生探究多个日本的生活现象——日本物价高、日本赏樱文化、日本温泉文化以及防震减灾措施,分析其中的地理原因,从而得到日本地形、气候、多火山地震等自然环境特征。最后,谢老师利用单选题、判断题和双选题来检测学生本节课的学习成果。

课后,地理组教研组长徐福刚老师、初一年级主任程迓庆主任以及副校长钱俊元校长对谢天艺老师的课堂进行点评。大家都肯定了本节课合理的课堂设计,使用了多阶段、多层次的任务驱动,多重运用学习策略,创造多个真实的生活情境进行教学。符合新课程的要求,很好的落实了“学习有用的地理”、“学习生活中的地理”的课标要求。学生在本堂课中收获满满,教学效果显著。


上一篇:下一篇: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