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部第九周主题晨会——谈友善

发布时间:2022-04-18 供稿:南京外国语学校仙林分校 分享至:

从2020年起,不知不觉新冠病毒侵入我们的生活已有三年,有人曾开玩笑地说:中学有六年,疫情已三年。或许,这就是我们这一代人面临的青春底色。面对这样的命运安排,我们该如何迎接这场挑战,绽放我们的青春光彩呢?下面有请高一(1)班冯昱岩、司雨、王奕霏、赵泽舰四位同学带来的国旗下讲话——《疫情无情 友善可为》。

始于2019年末的新冠肺炎疫情,泱及大江南北、长城内外。现如今,新冠肺炎疫情依旧在全球蔓延和肆虐,截至目前,根据世卫组织的最新统计,全球已累计确诊2454万余例,死亡83万人。一组组惊心动魄的统计不是冰冷的数字,其背后是一个个平凡又普通的家庭,疫情的发展牵动着全世界每个人的心。这场灾难从来都不应该只属于某个国家,而是全人类要共同面对的。国家的举措,人性的光辉……一场疫情就像一面镜子,把真假、善恶、美丑通通映射出来。今天我们就一起掀开一角,看看疫情之下,那些人性闪亮的瞬间。

众所周知,上海是目前疫情最严重的地区。措手不及的封控管理让许多人生活受到严重影响。人们难免会焦躁、抱怨,但越是困难时刻,越需要大家用人性的友善来温暖彼此,让真诚的帮助成为战胜病毒的力量。你看:身材瘦弱的志愿女孩推车转运小区的物资,一圈又一圈,累到直不起腰;年轻的邻居敲响隔壁老人的门,提议为不太会网上购物的阿婆采买食物;房东怕被隔离的租客缺少物资,自掏腰包给租客送菜;来自全国各地的救援物资、火速修建的方舱医院、随时待命的医护人员……这让人潸然泪下、热血沸腾的一切,无不彰显着中华民族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善良底色。平平无奇的人群中,原来藏着这么多闪亮的灵魂。这些闪闪发光的普通人,给予我们最多的安定和温暖!

有这样一个上海女孩,疫情之前很不理解她的父亲,因为,她的父亲是一个没有什么出息的老好人,但他会帮独居的邻居老头老太出去买菜,还得精心选便宜的;他会帮家里装修工人一起砸墙,还给买西瓜;他会在菜场抓他撞见的扒手,还教别人防范。他会干很多很多这样的事,一直到他得了癌,化疗吃了很多苦,他说:“女儿,现在看来,我不相信好人有好报了”,他朴素的善恶观崩塌了。女儿一直不知道怎么开导父亲,一直到这次疫情。这个上海女孩在这次疫情中做了小区的志愿者。当她费心尽力帮被困在出租屋里的14位外地农民工兄弟吃上了饭菜,在14位工友感谢她之后,她在被窝里哭了半宿。她终于懂了她的爸爸,为什么一直做一个好人。做一个好人,可以治愈我们这些凡人在生活中的千疮百孔。于是女孩通过视频对病榻上的父亲说:”如果女儿还能面对面地见到您,要和小时候一样把头埋在你的膝盖上。可能时代人心会变坏,但女儿愿意和你一样,在烂泥里做一个快乐的好人。“她的父亲听后,与她相视一笑。

疫情发展之快、破坏之大、影响之深,让人始料不及,从国际到国家到社会再到个人,没有谁能独善其身。国难当头、匹夫有责。我们之所以可以成为幸运儿,是因为有太多人替我们负重前行,把病毒隔离在前方。与此同时,我们也要对他人的不幸和处境有悲悯之心、同情之心、同理之心,设身处地地去感同深受,换位思考地去理解。纵然人生实苦,生活不易,疫情之下,我们也有友善可为。一方面,我们可以保护好自己,勤洗手,多通风,不聚集,让知识战胜疫情,用实际行动支持抗疫;另一方面,只要我们力所能及,在他人需要时我们都可赠人玫瑰、手有余香。例如:帮助需要帮助的老人调码扫码,关怀隔离在家的同学,义卖闲置物品捐赠爱心……

有一天我在朋友圈问道:疫情中的此时此刻,你的愿望是什么?大家是这样说的:“想出门,随时随地。”、

“想吃一顿大餐,例如火锅,再喝杯奶茶。”、“想早点见到想见的朋友,而不是通过电话视频。“、“希望疫苗可以早点研究出来。”、“不想活在口罩的世界中,只想看到大家平凡而喧闹的生活。”、”想和朋友自由自在地打球、逛街。”、”想去周游世界,想去看名山大川。”……

相信每一个人心中都有一个自己或大或小的愿望。你的愿望是什么呢?无论是什么,都祝愿大家愿望成

真。同学们,让我们行动起来,践行青春的初心与理想,传递抗疫的信心与希望,展现青春力量与责任担当!

怀“友爱之心”、行“大善之德”,疫情无情,友善可为!


上一篇:下一篇: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