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诗意书韵伴成长,悦读乐思向未来

发布时间:2022-04-19 供稿:南京外国语学校仙林分校 分享至:

4月18日早晨,燕子矶校区中学部举行本学期第10周升旗仪式。

七(2)班负责本周升旗仪式,升旗手是来自七(2)班的范婧瑶同学和潘一瑞同学。

今天的升旗仪式与以往不同,我们迎来了第四届读书节。本届读书节的主题是:诗意书韵伴成长,悦读乐思向未来。

古往今来,许多名人对于书籍阐述了自己的见解。早在两千多年前,西汉学者刘向就曾说过:“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读书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腹有诗书气自华”,阅读可以增加一个人的气质与涵养。书籍好比沙漠中的一泓清泉,给予我们知识的源泉。

在历史的长河中,涌现出一批优秀的诗作。有先民们“蒹葭苍苍,白露为霜”的思念,也有曹操“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的慨叹,有李白“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豪迈,更有苏轼“也无风雨也无晴”的豁达。这都是我们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通过广泛的阅读,我们可以增长文学涵养,陶冶情操。

“阅读一本好书,就像和一位高尚的人在谈话”。读《三国演义》,波澜壮阔的三国历史风云宛若就在眼前;读《红岩》,体会当下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可以感觉到一个脆弱的生命,对于人生的思考与呐喊;读《人类群星闪耀时》,感慨那在决定生死与未来的关键时刻,历史的无情与必然,人性的坚强与伟大。

那么,如何才可以更好的品读一本好书呢?除了精读、略读、跳读的方法外,七(2)班同学推荐大家以下阅读方法:

首先是汉朝学者董遇的“三余读书法”、毛姆的“跳跃读书法”、爱因斯坦的“一总二合三分法”、还有“碎片化阅读”等网络上很流行的读书方法。七(2)班同学还为大家准备了一首小诗。

读书方法很多种,选对途径最重要;

精度略读与跳读,择优利用没困扰。

精读文章核心处,边读边学做批注;

重要章节须留意,情节脉络理清楚。

略读不是随便翻,理清大意全面观;

次要部分知背景,掌握主旨定中心。

跳读不可盲目跳,设定目标再细挑;

无关内容可省略,适时提速是高招。

除此之外还不少,合理选择看目标;

董遇三余读书法,毛姆跳跃读书法,

爱因斯坦也有招,一总二和三分法。

方法选择靠技巧,选对方法效率高,效率高!

 

读书也可改变气质。一个人的书卷气是美好的气质,校园里的书香气是美好的氛围,我们诗意校园里除了爱读书的同学们,还有在书海中润泽我们心灵的老师们。中学部全体语文老师为大家带来一段诗歌朗诵:

抚摸一本好书,

目光和手指在纸页上划过,

你内心会静下来。

这是个仪式,

就像品茶,

和一个美好的朋友对坐。

氤氲袅袅,

灵魂游弋,

你会浸在一个弥漫定力和静气的场中。

读了《悲惨世界》,

读了《人间喜剧》,

才发现了现实的重压,

不是因为国度,

不是因为民族,

不是因为年代,

如身边的影,

只有黑暗,

遮掩它的踪迹。

读了《穆斯林的葬礼》,

读了《双城记》,

才发现若无的真爱,

似闪闪的萤火,

落下太阳,

暗淡月亮,

熄了辉煌,

她把你的心照亮,

如同橡树与木棉花,

相依相伴,

不离不弃。

读了大仲马,

读了梁羽生,

才发现童思充斥人类的幻想,

用瑰丽的传奇交织分明的爱憎,

演绎浪漫的交响曲,

如饭后的一杯香茶,

消解倦怠,

让心休憩。

读了《睡美人》,

读了《虹》,

才发现模糊的躁动,

羞涩的隐迷,

不是污浊的淤泥,

蹦射的火花点燃热情,

烧尽禁忌,

沸腾的血液,

孕育青春活力。

读了屈原,

读了荷马,

才发现悲壮亦是美丽,

细腻亦是豪放,

山川河流,

仙界鬼域,

情思逍遥,

英雄并起,

一幅血染的画卷,

一处绚彩的神迹。

读了《复活》,

读了《茶花女》,

才发现在人世底层挣扎着,

哀伤的魂灵,

肉体沉沦,

灵魂飞升,

肮脏的裹尸布遮不住信守的纯真,

晶莹陷卑贱,

卑贱亦晶莹。

读了巴金,

读了高尔基,

才发现勇者的印迹,

迷茫中探索路径,

困惑中找寻真理。

青年啊!

这划破混沌的雷闪,

这透视夜空的繁星,

也许会消逝,

也许会陨落,

但心的炽热燃烧着生命,

放射光明。

读《时间简史》,

读《三体》,

畅游在微观的粒子和宏观宇宙组成的世界里,

感受智慧的阳光,

感受柳暗花明的敞亮,

打开未知世界的窗棂,

驱散生命中的寂寞辰光。

毕淑敏说过,书不是胭脂,却会使人心颜常驻。

读书的时候,常常会会心一笑,

微笑是最好的敷粉和装点,

微笑可以传达比所有语言更丰富的善意和温暖。

高尔基说:书籍使我变成了一个幸福的人。

通过读书,我们从书体会到博爱,感受到真情;

我们从书中认识到历史的更替,社会的变革;

我们从书中学会思考,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学会成长。

培根说,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

其怡情也,最见于独处幽居之时,

其傅彩也,最见于高谈阔论之中。

其长才也,最见于处世判断之际。

好读书,读好书。

读好书,

是思想的驰骋,是精神的旅行,是和历史上优秀的前人交往,

是领略全人类的精神地理和心灵风光。

读书,是一个人最好的修行,是最高贵优雅的举止。

你现在的气质里,一定藏着你走过的路,读过的书。

读书,应有于谦“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的心态;

读书,应有杜甫“富贵必从勤苦得,男儿须读五车书”的志向;

读书,应有陆游“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觉悟;

读书,应有朱熹“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的坚持;

读书,应有陆九渊“未晓不妨权放过,切身须要细商量”的达观;

读书,应有苏轼“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的自信。

诵读传雅意,青草染芳华,让我们在书海美文里徜徉,与好书相伴,与经典为友,把书香留驻校园,开启我们悦读乐思的心灵之窗。

最后,中学部教导处刘江萍主任宣布:2022年南外仙林分校燕子矶校区中学部第四届读书节开幕!


上一篇:下一篇: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