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部第十一周主题晨会——学习之我见

发布时间:2022-04-25 供稿:南京外国语学校仙林分校 分享至:

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我们从未停下学习的脚步。因而学习,已然成为一种习惯和存在。如今的我们,正处于人生学习的关键——中学阶段,又该如何在两点一线的奔波和应对中高考的压力之下,永葆对学习的激情,成为会学习的人呢?接下来,有请高二4班的肖天乐、何宗淼、李好、翟聆羽与我们分享他们对学习的认识与感受。

马上快要期中考试,又会听到几家欢乐几家愁。既然说到学习,那你们真的理解“学习”的含义吗?

这有什么难的!在中国,学习这一词,是把“学”和“习”复合而组成的词。最先把这两个字联在一起讲的是孔子。孔子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意思是,学了之后及时、经常地进行温习和练习、实习,不是一件很愉快的事情吗?很明显,学习这一复合名词,就是出自孔子的这一名言。

没错!“学”就是闻、见,是获得知识、技能,主要是指接受感性知识与书本知识,侧重于思的含义在内。“习”是巩固知识、技能,一般有三种含义:温习、实习、练习,侧重于行的含义在内。“学”偏重于思想意识的理论领域,“习”偏重于行动实习的实践方面。学习就是获得知识,形成技能的过程,实质上就是思考与实践的高度统一。

如此说来,学习就不仅仅局限于听讲、写作业这些的常规的学习形式了,作为师道象征的孔子在教学时就已经不单单注重传授传统的儒家理论知识了,而是强调“君子六艺”,包括强身健体在内的综合素养的锻炼自那时开始就已经成为了学习重要的组成部分了。

我赞同你的观点。我认为现如今学习的形式更加丰富多样了。就拿咱们学校来举例,除了在课堂上学习知识,一年一度的科技节也是将所学的知识运用于实践的好机会呢。同学们制作的水火箭、组装的机器人,既是与时代发展接轨的体现,也是自己才华的展示。

每年学校会组织春游远足。虽然路途遥远,但是同学们却一直很期待。每次路途中,同学们都会感到疲惫不堪,但是归来之后都感觉身体素质得到了锻炼,同时也与大自然亲密接触,还能为之后紧张的学习生活提供放松的好机会。古语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想必这是最好的体现了吧。

可惜受到疫情的影响,现在出门受到极大程度上的限制,前段时间甚至还要上网课,许多人总以为疫情成为了我们学习的最大阻力。其实,疫情固然对我们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恰恰由于网络的迅速发展,使得学习的发生出现了更多的形式。网络为我们的学习提供了全新的方法与平台,各种各样的学习资料都唾手可得,其中不乏一些优质的、对我们有所帮助的部分。例如前段时间网上很火的刘畊宏的本草纲目,不仅让我们学习了技能,还让很大一部分人对运动健身产生了兴趣。

你刚刚提到了“兴趣”,我觉得对学习者来说,“兴趣”这个词是很关键的。学习兴趣是什么?如果说一个人喜欢做各种各样的化学实验,那他就一定有着对化学的学习兴趣吗?并不是。如果这个自称喜欢化学的人在将同一个实验反复做了几十遍之后觉得枯燥无味,甚至烦躁的话,他就不是真正的对化学感兴趣。一个有着学习兴趣的人在将实验反复做过几十遍甚至上百遍也不会觉得的无聊,因为对他而言,每一遍都有着重要的意义,他会钻研数据之间极小的差别,会分析差别出现的原因,还会因此自己改进实验以达到更准确的效果。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有一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人只有对一件事情感兴趣,才会充满热情去主动地完成它,

那么如何培养学习兴趣呢?其实很简单。也许是一位志趣相投的老师,也许是一次神奇的实验,也许是一次理想的成绩,又或者仅仅是怀揣着一份对自然的敬畏之情,都可能在心中种下兴趣的种子。希望大家都能找到自己感兴趣的方向,唯有热爱,可抵岁月漫长。

你背单词时,阿拉斯加的鳕鱼正跃出水面。       

你算数学时,太平洋彼岸的海鸥振翅掠过城市上空。

你晚自习时,极圈中的夜空散漫了五彩斑斓。     

在你为自己未来踏踏实实地努力时,

那些你感觉从来不会看到的景色,               

那些你觉得终身不会遇到的人,

那些你所期待的一切,正一步步向你走来。         

也许你并不出类拔萃,但只要尽所能去学习和享受知识便好。

期中考试在即,愿大家都能考出自己理想的成绩,

无愧于自己的努力,也不负青春韶华!


承办班级:高二5班

升旗手:李佳霖             护旗手:陈飞、李高菁

发言人:肖天乐、何宗淼、李好、翟聆羽


上一篇:下一篇: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