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部第十六周主题晨会——当现代生活遇见传统文化

发布时间:2022-05-30 供稿:南京外国语学校仙林分校 分享至:

我们今天国旗下演讲的主题是“当现代生活遇见传统文化”。

听到这段音乐,想必各位同学已经想要跟着跳起来了吧。没错,这就是一个近日来在网络上火爆起来的健身节目,疫情期间,许多国民居家隔离,户外运动似乎成为了一件可望而不可及的奢侈品。而刘畊宏带起的“本草纲目”热潮,给困顿中的人们一个惊喜,点燃了人们运动的热情。

 

话说回来,能让刘畊宏火爆的另一个原因离不开周杰伦的这首《本草纲目》,这首歌是周杰伦为了致敬李时珍历经艰辛、倾尽毕生心血撰写中医名著所做的。《本草纲目》的歌词中不乏着各种常见的药材。或许有人会说周董的语速太快完全听不懂,但是在随着刘畊宏的健身操、不断来回循环地听这个旋律,本草纲目这个中医概念就走进人们的视野,走进我们的日常生活。

 

是的,传统文化,就像《本䓍纲目》所特有的草药幽香一样,萦绕身边,从来不曾逝去,也从来不曾远离。随着中华民族的复兴与强大,中华传统文化也愈来愈清晰、优雅地走上世界舞台,展示其独特的魅力与风采。也有愈来愈多的中华儿女,用新颖生动的方式,真诚、灵活、动情地诉说自己对民族文化的热爱。

 

有这样一位美食博主,她与众多美食博主不同,她向人们呈现的不只是美食本身,而是附着在美食背后的文化。她以传统的中华美食文化为主线,结合时令节气、民俗节日、田园风光等,将优秀的传统文化与新颖的新媒体形式相结合,让传统文化“活”了起来。对,她就是李子柒。目前,她在YouTobe和Facebook等海外主流社交媒体上的粉丝数超600万,她的视频累计播放量上千万。她打造了一条文化传播的新路径,让古老的传统文化再次变得鲜活起来。

 

一群梳着高髻、身着黄、绿、红三色衣裙的唐代少女,手持各种乐器翩翩起舞,动作既稚拙又灵活,表情既端庄又谐谑,宛如从古风古韵的仕女图中走下,又仿佛从金碧辉煌的大唐宫殿走来,给人以亦真亦幻、穿越古今的感受。这就是近年来强势出圈的舞蹈节目《唐宫夜宴》,与今年央视春晚的舞蹈《只此青绿》一样,当传统文化中的美被充分挖掘并赋予当代表达后,定能激起了现代人的情感和文化共鸣。

 

与2008年奥运会开闭幕演出的大气磅礴、绚烂华丽相比,刚刚结束不久的北京冬奥会的开、闭幕式则更多体现了“大道至简”“大音希声”“大美不言”的中华传统美学诗意精神。开幕式当天恰逢中国农历立春节气,开幕式在严寒止、万物苏的四季流转中拉开帷幕,展现春夏秋冬时节更替中的如画江山,饱含冬去春来、欣欣向荣的诗意气韵,蕴含中国人的生命观、价值观和宇宙观。

 

如果说开幕式上的二十四节气传递出了唯美清新、诗意盎然。那么闭幕式上的“折柳寄情”的意境就更让人感动。在伤感深情的《送别》音乐中,80名舞者走出一幅“垂柳图”,365位普通人手捧柳枝缓缓向场地中央汇聚。“折柳”是独具中华文化韵味的送别方式。在冬奥会降下帷幕之际,“折柳寄情”这一场景在表达中国人惜别盼归的同时,又通过“一束光”以及“春回大地的绿荫”意象,传递出中国人不管在何种情境下都“心怀希望”“面向未来”的乐观情怀。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文化认同、民族认同、国家认同的基础。正如习总书记所说:我们有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它能“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是我们文化发展的母体,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

 

 “天人合一”、“天下为公”的社会理想,                

 “以人为本”、“民惟邦本”的治国理念,

“载舟覆舟”、“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              

 “止戈为武”、“协和万邦”的和平思想,

 “与人为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处世之道,    

  “自强不息”、“舍生取义”的奋斗牺牲精神

“和为贵”、“和而不同”的东方智慧,      

还有 “精忠报国”、“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与使命担当

 

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进程中,中华民族创造了博大精深的灿烂文化,

五千多年的文化传承,是我们在全球化时代、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

猝不及防的疫情让人们必须保持一定的距离,文化却使人类的心灵联系得更加紧密。

让博大、诗意、智慧的中国传统文化,携手丰富多彩的世界文化,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这周末,我们将会迎来又一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我们在此提前祝全校师生——端午安康!


承办班级:高二3班

升旗手:陈新语           护旗手:张超可,崔思言

发言人:沈瑞驰、石天旭、刘亚洁、范珈瑞


上一篇:下一篇: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