盼望着,盼望着,暑假的脚步近了,期末考试也随之而来了!
所以,你开始复习了吗?你复习好了吗?
我就找到了几种适合复习的方法,看看有没有适合你的呀!
一、学习金字塔:做中学
学习金字塔是美国缅因州的国家训练实验室的研究成果,是由学习专家爱德加·戴尔1946年提出的。它形象地呈现出不同学习方式所获得的不同的学习效果。
从金字塔图中,我们可以发现学习效率在50%以下的学习方式包括:读、听、看,看和听全部都是一个人的被动式学习。而学习效率在50%以上的学习方式则包括:说,说和做,全部都是需要团体配合的主动式学习。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一群人学比一个人学更高效。大家在学习的过程中多参与小组讨论,利用讨论和讲解的方式,帮助伙伴和自己在学习的过程中形成一个良性循环,促进大家相互交流,互相检测对方学习成果,提高学习效率。
二、艾宾浩斯记忆法:利用遗忘曲线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的体验:背一个很难的单词,今天记住了,一觉醒来就忘了。再背一遍,过几天发现还是忘了……这可不是你笨,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H.Ebbinghaus)研究发现,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而且遗忘的进程并不是均匀的。最初遗忘速度很快,以后逐渐缓慢。
如果遵循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所揭示的记忆和遗忘规律,对所学知识和记忆效果及时进行复习和自测,就能减少遗忘。
三、思维导图法:一图掌握知识结构
思维导图又称脑力激荡图、灵感触发图、思维地图,是一种用图像式思维进行思考的辅助工具。也是一种将中央关键词或想法以辐射线形连接所有的代表字词、想法、任务或其他关联项目的图解方式。简单来说,就是让我们的思维可视化。
在日常的学习应用中,我们可以先提炼出某块知识的若干个要点,然后再分别对各个要点的相关知识进行分析与整合,以把纷繁零碎的知识点建立成一个相对完整的知识体系的过程。这是要点提炼式知识体系构建的基本模式。
四、番茄钟学习法:间断式学习更专注
如果某个知识的复习大概需要60分钟,您觉得是投入地一次复习完好,还是复习一段时间再休息、间歇复习好呢?心理学家很早就对这个问题进行了实验,结果表明:分散复习要比长时间的集中复习效果好。所以,您不妨每次复习20分钟,中间休息之后再复习,这样就不会疲劳,复习的效果也会更好。
快看看哪个方法更适合用来复习呢?希望大家都能考出一个满意的成绩,过一个愉快的暑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