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16日我校召开了省市规划课题学校结题论证会。出席会议有:贺东亮校长、徐敏标校长助理、杨社伟校长助理、徐广宇主任、章策文主任等教科研专家以及4个课题的主持人及核心组成员。
专家们听取了课题组的研究报告,查阅了课题研究过程性资料,并就各个课题的相关问题与课题组深入研讨和交流,形成校级鉴定意见。贺东亮校长充分肯定课题组的研究,他指出课题组研究的过程扎实,成果显著,富有价值、可以推广。课题研究实现了从教育走向研究,是专业的研究。课题研究体现了理论加案例的研究,贴近学生的现状,基于学生的“问题行为”,解决学生问题,是真实性的研究。最后,希望课题组在后期继续推进课题研究,争取出更多的成绩。
以下是4个课题简介:
1.徐敏标、梁长法老师主持的南京市“十二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高中数学学业水平校本话多元评价的实践研究”(课题编号 L/2015/014)以多元智力理论及建构理论为指导,依据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对本校高中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进行跟踪研究,探索通过多元的主体、多元的途径对学习者掌握高中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程度,运用基本思想方法的水平,形成的数学能力结构和数学思维品质以及在处理数学问题时所表现出来的习惯、情感、态度、意志力进行评价,建构一种新的评价体系,并在实践中对这一评价体系的功能进行分析评估,对操作策略进行研究优化。
2. 李学娟、杨月平老师主持的南京市“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运用“5E”教学模式优化高中生物学科概念教学的实践研究”(课题编号 L/2016/006)通过实践研究,探索5E教学模式优化我校高中生物学科概念教学途径和有效性。通过对比实验观察5E教学模式和传统教育模式下学生对于生物学概念的掌握是否存在差异,并进一步探究5E教学模式的长期使用对我校高中生物学科教学的影响。从而摸索出适应我校学情的概念教学模式或新路径,进而推进学校高中生物学科的教育教学质量。
3.王璐老师主持的南京市“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中小学生心理问题防范机制建立的实践与研究”(课题编号 L/2018/193)从学生心理问题防范机制的建立、学生心理问题防范机制中教师手册的编写、学生心理档案的建设、心育委员工作的推进等多个方面进行了探索,并形成了成果应用于实际,将工作中心理教育很多零散的点整合起来,形成学校、老师、家长以及学生共同参与其中的体系,使得对学生的心理安全的关注与干预能够真正及时有效。将教育部关于学校心理教育的相关政策中的内容落实到实际工作中的有益尝试,是真正对学生心理安全体系的构建的一个重要的支持,积极推动了学校心理教育工作的展开。
4.韦成旗和丁永老师主持的“十三五”规划课题《“临床教育学”视角下新时代初中生问题行为调节的案例研究》(课题编号L/2018/233)是南京市重点联系课题。课题组围绕初中生问题行为展开调查,运用“临床教育学”“心理学”等知识,经历事件及行为描述、行为分析与认识、行为责任与补偿、后期行为约定等流程,运用正面管教工具,对学生问题行为进行调节,激励学生积极向上,促进学生健康发展。四年多来,课题组参与论著、论文撰写,形成多篇典型案例,多次在不同场合介绍相关经验和做法,收到一致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