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日的早晨极其寒冷,然而周露老师的一节8上U8 Reading 1 的组内公开课点燃了同学们心中学习英语的小火苗。八年级英语组所有老师齐聚八(5)班听课,课后共同探讨了本课的优点,并提出了很有建设性的想法和建议。
牛津八上的最后一个单元Natural Disasters,内容涉及自然灾害和防护措施,安全常识以及自我保护意识的培养。在Reading 第一课时中,学生在周老师的带领下学习了1999年台湾大地震的纪实性文学报告。周老师深入分析语篇,从what, how, why 三个方面进行解读。
在引导学生获取what happened in the story这一信息时,周老师关注该文本的文体特点,并抓住特点,指导学生更快地找到关键信息,更好地掌握该类语篇的语言特点和叙事要点。组内听课老师一致认为本节课有多个可圈可点的地方。首先,周老师通过让学生Brian storm 激活学生的已有知识,引入今天将要阅读的文本——关于地震的文学报告。其次,周老师播放视频,让学生对于地震有了更加直观的感知。第三,通过图片和语境,培养学生猜测词义的能力。第四,在初步理解本课所学词汇,周老师利用鱼骨线图,让学生通过时间顺序,寻找主人公Timmy的动作的词汇,为学生学会按时间顺序讲述所发生的一个事件,搭建了引导性支架,让学生充分理解作者是如何进行叙述的,以及为什么要这样写。第五,周老师不仅关注对事件过程的梳理,也强调学生体会人物情感的变化,学生在周老师的带领下,在文中一一找出情感变化的短语和句子,体会主人公从处于危险中直至获救的心路历程,自然而有效地进行了情感升华。第六,周老师还给出了地震时应该如何自救的小贴士,学生既学习了知识,也学会了如何采取措施应对地震的发生,可谓“学以致用”。
在本节课的后半阶段,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描述地震,从多角度构建相关主题的知识,形成了对该主题相对完整的认知,价值判断和行为取向。组内老师评价这节课很好地完成了教学目标,为后续内容的学习打下了坚实基础。
撰稿:丁逸
配图:丁逸
编辑:孙锦
初审:常美娟
终审:刘江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