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学科:2022-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教研组工作计划

发布时间:2023-02-10 供稿:南京外国语学校仙林分校 分享至:

一、指导思想

按照区教育局和校教学处工作部署,落实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和“作业管理”十条具体措施,研究“双减”后作业管理机制、分类作业、作业设计等,有效减轻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以提升教育质量为目标,积极开展教学研究、考试研究、中高考改革研究等活动,践行课程标准,聚焦学业质量,助力教师发展,推进生物学科高质量发展。

二、工作目标

落实教学常规 深化教学研究 提升教学质量

三、本学科基本情况

生物教研组共有10位教师,6人全职初中教学,4人全职高中教学,3人跨年级教学,含1人初高中跨头,7人兼任主任或班主任等管理工作。教研组教师基本位于30-45岁之间,其中6人高级教师,3人中级教师,1人初级教师。

 

年级

生物教师

学生人数

备课组长

初一

张亚伟(初一5、6、7、8班)

徐广宇(初一9、10、11班)

张  鋆(初一1、12、13班)

滕亚松(初一2、3、4班)

508人

张亚伟

初二

陈  坤(初二10、11、12、13、14、15班)

沙美群(初二1、2、3、4、5、6班)

张  鋆(初二7、8、9班)

535人

陈坤

高一

陈  丹(高一1、3班)     

杨月平(高一2、4、5班)

158人(第十周选科)

陈  丹

高二

胡海霞(高二必修A、B班,选修B班)

滕亚松(高二必修B,选修A)

57人选修生

73人必修生

胡海霞

高三

李学娟(高三生物选修1、2班)

陈  丹(高三生物选修1班)

65人+10人艺体生

李学娟

   

四、本学期工作重点

1.提高教学质量,迎接各级考试

本学期有高三的高考、初二的小中考等各类大型考试。考试成绩是教学质量最简单、直接的呈现方式。备课组的老师要做好教学、复习、辅导等相关工作,力争取得好成绩。一方面,备课组落实教学常规。每位教师都要认真对待备课、课堂教学、作业布置、作业批改。虽每年教学内容大同小异,但是我们面对的学生是变化的,还需要不忘初心,不断精进。另一方面,通过“案例撰写”为抓手,促进教师逐步完成从经验型到研究型转变。

常规工作包括规范教案书写、规范集体备课、优化作业设计,规范作业布置与批改等内容。教案中有教学的三维目标、重点难点,有主要教学方法和步骤、反馈练习、教学后记等。备课组活动要做到“六统一”:统一目标、进度、重点难点、主要资料、作业、考核。先集体讨论研究、再个人二备、最后课后教学小结。作业布置要有针对性,要精心设计、选择,容量适当,批改及时。

2.加强作业研究,优化作业设计

学习“双减”意见,初中两个备课组结合学科教学情况和相关要求,首先分析目前作业的合理性和科学性,结合“双减”意见,删减调整不符合要求的作业内容和要求,并着手研究“双减”后作业管理机制、分类作业、作业设计等,有效减轻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积极区里“创新作业设计”竞赛活动,以赛促教,以赛促研,有利于进一步提升教师“作业管理”意识和能力。

高中作业要以课程标准为依据,注重基础,关注能力,避免偏难怪。既要保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要充分发挥作业的正向教育功能。尝试探索创新作业的设计和布置,更好地适合我校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特点。

作业量适中,初中年级课内完成,高一年级控制在20分钟以内,高二高三年级控制在30分钟以内。每次作业有一定比例的面批。

3.发挥活动功能,提升服务品质

初中利用周二下午选修课时间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第二课堂,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拓展学生的知识层次,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课程内容主要是动手制作和实验操作,学生很感兴趣也很喜欢。初中学生的研究性学习上,以小课题研究为抓手,以生物社团为依托,分管老师带领学生进行合作与探究。组内老师全员参与乐于奉献,形式多样成果丰硕。生物组在校本课程建设上,由研发到整合、由创新到精致,希望借助我们的学科特点,打造出属于我们的学科特色。

高中各年级逐步开展晚自习个辅活动。为了提升个辅质量,实现帮助学生提升学习质量的目的,备课组需要对活动内容、时间、对象进行深入研讨,确定内容。比如高三个辅上学期以体系专题完成了基本知识板块的梳理。本学期个辅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通过11个判断专题提升选择题得分率。第二阶段通过对“材料信息类”、“坐标曲线类”、“柱形图解类”、“表格数据类”、“实验探究类”等必考题型进行专项训练,以提升相应的分析和解题能力。第三阶段通过最近5年左右高考试卷的仿真演练,针对答题速度和答题规范性方面进行特别训练。

4.推进师资队伍建设,实现教师整体提升

推荐李学娟老师作为区学带后备,推荐陈丹老师为区青优后备。张鋆老师争取开设区公开课,鼓励每一位老师都积极参加开课,鼓励老师积极各类评比,为老师搭建更多发展平台,加强教科研推进工作。鼓励老师在论文、课题上深入研究,以研促教。本学期,为实现教学质量赋能的目标,教研组给每位教师提出了“归纳教学经验,撰写一篇教学案例”的教研任务。以“撰写教学案例”为抓手,促进组内老师将多年的教学经验转化成理性的教学思考,从而也能实现组内经验的共享。帮助组内其它老师的成长。

5.抓好科技节筹备,争取项目传承创新

做好五月份科技节的筹备工作,请备课组长牵头,考虑项目的传承与创新,拓宽学生视野,丰富校园生活,锻炼学生能力。充分准备,利用好这个活动,实现课内外结合,相互促进的教育效果。

今年要总结以往经验,提前开始策划落实科技节活动,争取将活动做实,不流于形式,确保学生从容活动,并获得良好的体验。

五、时间日程安排


教研活动

工作安排

二月份

 

1.制定本学期教研工作计划

2.高三期末调研考(2月9-10日)

3.高一期末调研考(2月13-15日)

4.高二合格性考试(2月25-27日)

5.初中学情调研考试

6.校督导室对高三进行教学视导

7.落实每周一次推门听课

1.2月10日完成备课组长手册和教师工作手册检查

2.    组织初一、初二、高一、高二、高三成绩分析

3.    根据教学视导意见,改进高三教学

4.    完成推门听课并与相关老师交流

5.    组织教师撰写论文、申报课题

三月份

1.《2023年南京市中考说明》学习

2.校学科带头人教学展示月活动(第五周)

3.迈中教学开放周(第六周)

4.高三一模考试(第七周)

5.燕子矶中学教学开放周(第八周)

6.落实每周一次推门听课

1.初二备课组研讨2023年中考说明。

2.协助滕亚松老师磨课

3.组织高三年级一模分析

4.高中教师参加区教研活动

5.完成推门听课并与相关老师交流

6.了解各年级秋季教材征订要求

7.提醒备课组着手科技节策划

四月份

1.2023年秋季教材征订

2.期中考试阅卷(第十周)

3.期中考试分析(第十一周)

4.教学常规检查(第十一周)

5.实初尧化校区开放周(第十二周)

6.落实每周一次推门听课

1.完成秋季教材征订

2.组织备课组成绩分析

3.完成教学常规检查(教案、听课笔记、作业、教学案例)

4.初中教师参加区教研活动

5.完成推门听课并与相关老师交流

6.落实科技节活动

五月份

1.高三二模考试

2.区 理科实验考查(高二年级)

3.附中仙林开放周(第十四周)

4.校第二十届科技节(第十五周)

5.落实每周一次推门听课

1.高三做好二模成绩分析和交流反思

2.高二年级组织好理科实验考查

3.初、高中参加区教研活动

4.完成科技节总结和宣传工作

5.完成推门听课并与相关老师交流

六月份

1.校 论文课题专家指导(第十七周)

2.区校本教研活动案例评比

3.高考、小中考(第十八、十九周)

4.期末考试(第二十周)

5.期末总结分析

1.聆听论文课题专家指导

2.总结区校本教研活动案例评比的参加情况的总结反思

3.组织期末工作总结、教学案例交流

 

教研组长:李学娟

 2023年2月9日


上一篇:下一篇: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