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部第二周主题晨会——《志愿服务,你我同行》

发布时间:2023-02-13 供稿:南京外国语学校仙林分校 分享至:

承办班级初二15

主持人:马若隽

升旗手:程坤

护旗手:刘智涵,吴妍漪

演讲:马若隽,周家逸,钱佑轩,葛婧妍

 

微信图片_20230213101401.jpg

提到志愿服务,我们脑海中往往会出现这几个词:

助人为乐、无私奉献、不辞艰辛、不求回报。

那么,什么是志愿呢?

志愿是一种精神,源于心,践于行,是志愿者通过志愿服务所凝结的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精神。这种精神,是一种基于道德和良知的不图回报的精神,是一种自觉自愿奉献社会的精神。

志愿是一种价值,让我们在各种活动中锻炼自己,提高我们对于学校与家庭之外的社会的认知,感受到不同阶层的人,更好地我们在社会中扮演的角色,慢慢知道社会所需,我们所需要发展的方向,也会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个人的综合素质以及道德修养。

志愿是一种宣言,在这个稳定和谐的社会,我们需要知道“岁月静好的背后是有人为我们负重前行”学会回报社会,通过志愿服务为社会贡献属于我们的价值,展示属于我们的风采。

志愿是一种信仰,心中有光,便是远方。志愿便是那一道光,照亮着别人,也照亮了整个夜晚,让那些身处夜晚的人感受到光的温暖。它也承载的我们对于“爱”的认知,志愿服务实际上是一种爱的传递,是一颗心温暖另一颗心的过程。爱与信仰不灭,社会将氤氲着善良与温暖。

在志愿服务中,志愿者们自成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北京冬奥会期间,有1.8万多名赛会志愿者和20余万人次城市志愿者参与服务,他们是赛会顺利运行的重要保障,默默奉献,生动诠释了志愿精神的实质和内涵,并作为文化、友谊、团结的使者,成为冬奥最温暖的一道光,温暖着来自全国各地的参赛者。

20228月,重庆爆发山火,当救援物资运输困难的时候,当地人民自发组织志愿者团队,通过摩托车运输救援物资。一辆辆摩托车携带物资冲向山林,崎岖的山路,即使危险,但没有人有丝毫的犹豫。“山间小路,热浪奔涌,看不清你的脸,却能看见你勇敢的心”

那一幕幕难忘的画面构成新时代最美的画卷。

其实那些志愿者们离我们并不遥远。清晨,身着红马甲,在马路旁维持交通的,那是我们的家长志愿者;运动会上,穿梭于各赛场与运动员之中的,那是我们学生志愿者;在核酸小屋前查看健康码、录入身份信息的,那是我们的社区志愿者……

他们都在我们的身边,自愿奉献个人时间和精力,不求物质报酬,为大家服务。

其实,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志愿者,2022年元旦,南京各区少先队员代表、爱心共建企业的孩子们手捧一杯姜茶,为周边起早作业的环卫工人们送去新年祝福。“一杯姜茶,温暖南京”那个冬天,天很冷,姜茶很暖,孩子与环卫工人的笑很美。

以青春之名,赴时代之约,身为当代青年,我们的肩上,从不只有清风明月,更有责任担当。岁月因青春慨然以赴而更加美好,世间因少年挺身向前而更加瑰丽。

参加志愿服务,我们未必会光芒万丈,但始终温暖有光。风华正茂,要惊鸿入眼,温润如玉,也要留一份惊艳。料峭春寒里,给人间送来一份温暖。

落入凡尘的天使,本就该向阳而生。心中有火,眼里有光。将无限的美好与祝福装满许愿瓶,将星星送给黑夜中前行的人们。

“少年不惧岁月长,彼方尚有荣光在”,用行动传递爱,用爱将心相连,相信“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眼里是繁花璀璨,胸中是山河万里。

知艰苦而不言苦,B:居平凡而不平庸,C:临困厄而不懈怠。D:愿你我因践行志愿精神,令青春更见风采!

志在心中,愿在行动,尽绵薄之力,不负青春,不负韶华,让你我之青春与志愿同行。

 


上一篇:下一篇: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