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大家好!
目前正值季节交替,气温变化无常,早晚温差大,导致人体抵抗力下降,一些春季呼吸道和肠道传染病也在悄悄地开始传播,比如流感、水痘、手足口、疱疹性咽颊炎、新冠病毒感染、诺如病毒。这些疾病的流行严重影响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影响我们的学习,一旦被这些疾病感染就会被要求隔离休息,严重时更会被要求全班停课隔离。下面就给大家介绍这些常见的春季传染病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1、流感: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患病初期出现发热、头疼、咽痛、咳嗽、全身肌肉酸痛、乏力,严重的会并发肺炎和心肌炎。流感主要在人多密闭环境中经空气飞沫传播,也可通过接触病人的分泌物传播。
2、水痘: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早期表现为胸前、背后出现丘疹、疱疹,然后蔓延到颈部面部,后期结痂脱落。发病前2天和发病后6天具有很强的传染性。主要通过飞沫、接触被污染的物品和直接接触传播。
3、手足口、疱疹性咽颊炎: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发病初期类似于感冒,之后在手心、脚心、口腔会出现无痛的皮疹和疱疹,后期结痂脱落。手足口、疱疹性咽颊炎主要通过接触传播,也可通过飞沫传播。
4、诺如病毒: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胃肠炎,每年10月到次年3月份高发,常表现为“上吐下泻”,也叫冬季呕吐病。小学生表现为呕吐,中学生是腹泻伴有恶心、腹痛,一般2-3天即可康复。主要通过粪-口传播,如被诺如病毒污染的食物、水、物体表面、呕吐物中大量的病毒形成气溶胶被人吸入体内感染。
5、新冠冠状病毒感染:是一种由冠状病毒感染引发的疾病。以发热、干咳、乏力为主要表现的急性呼吸道疾病。主要传播途径是呼吸道飞沫传播,也可接触传播和气溶胶传播。
同学们,学校是公共场所,人员集中,彼此频繁地密切接触,尤其是冬春季门窗密闭不通风,一旦班级有同学生病,极易通过空气飞沫和接触传播蔓延。所以冬春季容易流行爆发传染病,大家要提高认识,增强自我防护意识和能力,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和文明行为。
日常生活学习中,提醒同学做好以下几点
1、注意气温变化,随时增减衣物。
2、注意个人卫生,学会正确洗手(七步洗手法,用肥皂或免洗消毒剂),饭前便后、触摸公共设施后、打喷嚏后均应洗手。
3、教室宿舍每天定时开窗通风,冬季寒冷季节每天至少开窗3次以上,每次15分钟,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4、均衡饮食,多吃蔬菜水果和优质蛋白,多喝水。适当锻炼,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和室外活动。保证充足的睡眠,不熬夜。增加身体抗病能力。
5、加强个人健康管理。日常要留意自己身体健康状况,一旦出现发热、咳嗽、咽痛、呕吐腹泻、皮疹等症状,请及时到医务室就诊。
6、生病就要及时就医,不带病上课,以免传染给别的同学,并遵医嘱居家休息,发热需热退48小时后提供核酸阴性证明到医务室开复课单、如确诊传染病,要第一时间报告班主任,按传染病规定隔离期满后到社区开具复课证明交医务室,经校医复查同意方可进班上课。
7、各班级要每天执行晨午晚检制度,感觉身体不适要主动报告老师,不得隐瞒病情以免传染给别人。如果学生或家长故意隐瞒病情造成传染病扩散,轻则批评教育重则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冬春季传染病高发,能够通过有效的预防措施,完善的防控机制,科学的自我保护方法,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可以阻止疾病的蔓延扩散,保护师生的身体健康,确保正常的教学秩序不受干扰,希望大家遵守传染病管理规范,为学校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保障同学们能安心学习、快乐成长。
谢谢大家!
2023年2月20日
主持人 初一5班 阮菁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