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2023年2月27日,在这美好的二月,南外仙林分校小学部数学组在东区一阶举办了一场“基于教学实践与反思的论文撰写”的活动。此次活动特邀苏教版编辑部主任、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核心作者、教师教学用书主编黄为良主任莅临指导。南外仙林分校小学部张蕾芬校长、任志刚副校长、东区葛宝琴校长亲临现场,小学部全体数学教师,兄弟学校的部分教师参加了本次活动。曹慧老师主持。
黄主任从“欲饮琵琶马上催”这句诗入手,通过对诗句的赏析,从而提出论文应该最具创新性,是一种新的方法、新的理论、新的见解。黄主任指出当代小学数学论文缺少原创性的问题,所以建议我们基于教学实践的理性去进行思考。关于论文写作,黄主任送给我们四句箴言:基于实情、合乎常理、想得透彻、说得明白。同时,通过一些课例深入浅出地提出了具体的建议:
一、研究一些问题
(1)弄清是什么
以“数的运算一致性”为例,我们需要研究的方面有很多,运算知识的发展逻辑、不同运算之间的关系、运算的过程和本质、不同运算之间的内在关联(共性、一致性)、不同运算的相互转化。需要注意最基础的运算是不同计数单位个数之间的运算,而其依据是运算的意义和运算的性质。
以“关于数量关系模型”为例,我们可研究的地方有很多,比如:模型是一种具有相同的数学结构的数量关系的抽象概括;小学阶段的数量关系模型主要有两类;不同乘法模型的细微差异;在模型应用中感受模型的价值等。
从“三分之六是不是分数”这一问题展开,研究关于真分数与假分数。
(2)常问为什么
比如为什么不安排例题教学减法和除法的运算性质、为什么要教学用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为什么要安排两次分数的初步认识等。
(3)试试还可以怎样做
比如三角形的形状、大小可能与什么有关。
二、收集一些资料
研究问题离不开资料。我们要找权威的资料,《数学辞海》、经典名家著作、网络搜寻 (知网、万方、维普、中国学术搜索网……)、国家文件(《课程标准》、《课程方案》、《课程标准解读》……)。同时,使用资料时要全面准确地理解,不要断章取义。引用时力求一字不差,不要大而化之。尽可能查阅原典,不要人云亦云。
三、理出一个思路
黄主任建议我们,能够形成一个观点,从指向内容理解、教法创新、学生精彩表现、理念感悟、教材建设方面形成自己的核心观点。其次,能按事物发展的先后顺序有逻辑地展开、从不同角度展开。最后,选择合适的表达方式、合适的参考文献。
四、争取一点突破
试着从认识上和方法上进行突破。虽然实现突破不容易,但真正的价值就在那么一点点的突破上。突破有两种,一是认识上的突破,二是方法上的突破。
黄主任的指导让大家对如何撰写论文有了更清晰的理解和更明确的方向。王芳、纪婷和闵柏阳老师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提出了困惑。黄主任建议老师们以问题为导向,慢慢积累,坚持去做。善研究问题,自然会有很多的感悟,自然就会想得更多想得更透彻。同时,要注意对他人的文章、案例和成果进行规范的引用。
最后,张蕾芬校长为本次活动作总结讲话。她认为黄主任今天如此精彩的分享,给老师们给予了莫大的帮助,再次对黄主任表达了深深的感谢。
论文撰写是老师们提升自身业务水平的重要途径和方法,可以更好的促进老师们探索教育规律、交流工作经验、加强教学研究、进行教学改革、提升科研能力,此次活动特邀黄为良主任对论文撰写进行指导,是为了让老师们进一步掌握论文撰写的内容、方法和策略,为老师们的专业发展助力。相信通过此次活动,每一位老师对论文的撰写都有了新想法、新方向,接下来,便只顾风雨兼程。期待数学组的老师们都能在这万物复苏的日子里,通过专家引路点迷津,通过论文撰写促成长,迎来自己的一束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