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天泽 作者简介:车天泽,南外仙林2019届中德班学生(初中毕业于南京市第一中学)。2022年以Abitur 1,0分的成绩毕业于德国新泽尔高级文理中学,即将就读于德国海德堡大学口腔医学专业。
首先,感谢杨老师的约稿,邀请我浅谈一下德国高考Abitur,以及目前我正在经历的申请大学这个阶段。其实,回头看这高中三年,我也是走了一些弯路。但与此同时也积累了不少经验,借这个机会和各位分享一下我不那么宝贵的经验,希望能对正在或者即将去德国留学的你们有些许帮助。
Abitur不同于国内的高考,并非一锤子买卖。最终的毕业成绩不完全是根据最后几次的考试发挥来决定的。Abitur由300分毕业考试分数和600分平时成绩所组成。300分涵盖了最后三门笔试成绩外加一门口试成绩(各个州情况可能略有出入,在这篇文章里我所提及的都是勃兰登堡州的情况)。
最后这四门考试战线相对较长,大概要持续一个多月。往好了看,在每门考试结束后都会有大概一周的时间去准备下一门,时间充裕。但实际一点,其实这种长战线还是相当煎熬的。说得直白点就是“不能给个痛快”。我本人当时就非常的挣扎。这里不得不穿插说一下我所选的Abitur科目: 数学、生物(我的两门主课)、英语和历史。生物是一门有相当相当相当多要背的科目。我的真实情况就是考英语前在复习生物,考数学前在复习生物,考生物前还是在复习生物。
所以,在某种程度上留给你冷却的一周就比较鸡肋。不需要背的学科也不用考前的一整周去复习。但如果你是那种没提前复习生物这种需要大量背诵的科目,打算考前一周开始背,基本上也就走远了。
600分的平时分成绩是11年级和12年级两个学年分数的总和。一般情况下会分成个3大分类: Test(小考试),Mitarbeit(课堂表现)以及Prüfung或者叫Klausur(比Test更正式一些的学期大考)。然后每学期各科的分数会通过一个加权算法得出一个平均值,两年后累计的分数加上最后Abitur考的四门分数的总和就是你的高中毕业成绩。
此外,有一个关于选课的问题经常被提及:“我有学医的打算,那我在高中阶段是不是必须得选修生物和拉丁语呢?” 其实不是必须的,在申报医学的过程中并没有要求单独填写生物或者拉丁语的成绩。我本人是选了生物,但二外并不是拉丁语。同时高中阶段的生物知识点与医学的专业知识并不会有太多重合,最多只能算在高中阶段提前了解一些生物方面的基本知识。
不过要注意,我这里只是单独讨论关于医学专业的选课问题。据了解,有一些大学的理科专业是会单独看你的数学物理成绩。每个专业都会有自己的要求,具体的情况还是要根据自己的专业意向去了解。
最后谈一下关于医学专业志愿的填报。医学专业属于NC(Numerus clausus),意味着这个专业每年都会预设一定的招生人数,达到这个人数便停止录取。反之,其他专业则是非NC专业,报选此专业的应届毕业生只要达到了报名条件则会被录取,录取的人数没有上限。NC专业则是把报名的学生按它的评分公式给这些学生排名,按照排名由高到低依次录取。
录取的评分公式大致上可以分为两种,它们各自都有非常晦涩难懂的代号。为了方便大家理解,我将它们简单称为“我只用Abi成绩上大学”与“我用Abi成绩和额外表现上大学”。
前者,顾名思义。值得一提的是,鉴于每个州的Abitur试卷难度以及批卷松紧标准和其他各个维度都参差不齐,所以Abitur分数的在这个评分体系中都是本州内部比较。以我自己为例,今年海德堡的牙医专业在勃兰登堡州计划招收21名学生。那么,只要你的Abi成绩能够在报考海德堡牙医专业的勃兰登堡毕业生里排进前21,那么你是稳稳会被录的。州前21可能听上去是一个非常crazy的排名,但并不是必须前21才能被录。因为很多排在你前面的大佬都报了不止一所大学,所以即使他们被录取,也会拒绝掉这份offer。经验之谈: 一般来说Abitur成绩在1,0-1,1(这里依然指勃兰登堡州),州内排名在0-400之间基本希望还是很大的,录取开始后的1-7天依然可能会被录。“我只用Abi成绩上大学”这个评分标准是第一轮录取,后面依次会再进行几轮以其他评分公式为标准的录取。
但真实情况是,在很多州因为学校老师十分的严格或者其他额外因素,想获取1,0的Abitur成绩是非常困难的。这个时候就要引进“我用Abi成绩和额外表现上大学”这个评分公式了。这里的“额外表现”可以大致再细分为TMS、实习经历以及Warteliste。
TMS全称是Test für Medizinische Studiengänge(医学专业入学测试)。这个考试的本质是能力测试,并不会去考关于医学上的知识点。考试的涵盖面比较广,对受试者的视觉结构能力、科学思维、空间能力、阅读能力等等能力都会进行测试。因为我并没有参加过这门考试,所以能介绍的内容也非常有限。就我个人而言,我曾“不幸”一瞥过某张TMS的模拟卷,难度之大令我咋舌。我以前也一直跟我朋友戏谑说TMS基本上就是弱化版《最强大脑》。
当然了,想靠TMS拉一些Abitur分数的同学也不必灰心。毕竟这场考试并不是比谁能考满分,大家都会在受试过程中感受到难度层面上“浓浓的恶意”,但这个时候比较的就是谁能化身抗压小子,顶住压力、尽自己所能淡定地把卷子做完。
综合TMS的分数(排名)以及Abitur的成绩,根据一个复杂的公式即可生成第二种评分标准。这便是第二轮录取。
实习经历还是比较通俗易懂的。如果在此之前你有过一些在诊所的实习经历,在报考的时候填写自己的实习经历并且能给出一些证明还是相当加分的。不过至于能加多少,可能还需要大家自己研究一下了。
最后就是Warteliste(候补名单)。如果你的Abitur成绩差强人意,TMS的排名也不是十分理想,并且没有过硬的实习经历,但就一门心思想上某个专业。这个时候就是可以考虑进Warteliste。每年NC的专业里都会拿出一定的名额留给Warteliste。但至于要等多久,也得根据大家的成绩决定。
其实,像我今年开始录取的那天看到勃兰登堡州只招21个学生,而我的排名是三位数时,真的就是两眼发黑,拿起手机给我妈发了一句“实在不行夏季入学吧”。因为我本人除了海德堡牙医专业可以说是没有报其他任何学校的任何专业了,所以如果这个第一志愿没被录我就没学上。大家还是要把我这个赌徒一般的行为作为前车之鉴,仔细认真地多填报一些心仪的志愿。
最后一个非常有用并且我是在开始录取的当天才了解到的信息。“我只用Abi成绩上大学”与“我用Abi成绩和额外表现上大学”的招收份额分别是20%和80%。这意味着,只有20%的学生可以只靠Abitur成绩进医学院,而大部分的学生都是通过“我用Abi成绩和额外表现上大学”这一评分标准进的医学院。所以,哪怕觉得考TMS能排名靠前的希望再渺茫,还是要报名参加冲一冲的。毕竟,额外表现才是那个手握大部分招收名额的评分公式。
最后的最后,还是再次感谢杨老师能邀请我动笔写张篇文章。翻阅了前几篇在公众号里出现过的杰出学姐学长,我离他们的差距其实还是非常大的。看到他们在公众号顶端自我介绍那栏里能罗列出如此之多的荣誉以及成就时,都会感叹他们仿佛已在半山腰甚至攀上一座座山峰,而我还在山脚下的平原或者丘陵。回顾起我来德国的这三年,仿佛每天无非就是上学、放学、打球、学习,从来没获得过什么能写在自我介绍里的荣誉,貌似也没经历过什么一定值得分享的趣闻轶事。
但其实,我也一样过得充实。三年里我读了很多好书、慢慢学会打球、糊里糊涂却又按部就班完成了1,0的目标…...有时候生活的意义不一定在于功成名就,但你要问自己,自己究竟想要什么。
“不要光赞美高耸的山峰,平原和丘陵一样不朽。”
约稿、审核:杨秀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