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觉我已经接触A-Level课程7个月之久了,考完了几场正式考试,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静下来回想这么长时间以来的学习经历,才猛然记起在那之前我是一个AP课程的学生。对于转课程体系这件事,我的最大的体会是突然从一个相对轻松的状态中抽离出来,回归了常规的学习状态。 我问过自己为什么要选择学习A-Level,也思考过这样做需要承担的风险,但做选择的时候我没有丝毫犹豫。也许是因为本身的意愿就是想去英联邦体系大学中学习,也许是因为想要换种更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另外,最重要的一点正是对学校的百分百信任,我相信学校既然选择开设这样一门课程,就一定做好了万全准备,尤其是在“顺其自然”校训的引领下,校风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学校优秀可靠的教学师资,让我对之后学习充满信心,不断激励着我奋勇前行。 成绩出来的那天,我无疑是紧张而激动的,这是对我上一学期学习成果的检验,也是我奔向梦想的一级台阶。万幸,经过一学期的学习,我在1月大考中全科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我的压力也并没有因此减小,因为我的目标不止于此,我要更上一级,于是我也制定了相应的学习计划,每天执行。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我也一步一步滚雪球式地将前一星期学习的内容进行复习与巩固。温故而知新也是我日常生活中惯用的学习方法。我不属于天赋异禀的天才,那就只能学会笨鸟先飞。我会在课前快速浏览当日的学习内容,提前预习;也会在被动的学习任务结束后增加练习量,补充完成少量习题。当然,这样的学习方式无疑是辛苦的,我也时常感到疲倦,甚至想要放弃,但我忍住了,我相信学习绝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为了缓解学习的压力,我在计划中增加了各任务间弹性的休息时间。经过试验,这一方法的确有效。 学习的过程中也不全是刻苦的经历,也常有趣事发生。比如前段时间,物理课程推进到波的部分,而这一部分的重难点正是在于理解波的干涉。一次课间,物理王老师询问我有关如何帮助同学们理解新知识的方法。起初,我也有些迷茫,不知从何入手,可是经过一段时间的讨论与研究,我们总算找到一个能够轻松理解的模型。王老师的物理课正是我最喜欢的课程,不仅是本身对于物理的兴趣使然,老师的教学方法也是极其重要的原因之一。王老师工作严谨认真,细心地考虑学生们的感受,将重难点用简单的实验来辅助学习。他时常不耻下问,放低身段与我们讨论问题,接纳我们不同的观点。不仅仅是王老师,我们的三位A-Level老师、其他任课老师和班主任老师都是认真负责、鞠躬尽瘁的好老师。他们在我们的A-Level学习中扮演了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他们教会我们知识,引领我们前进,是我们追逐梦想的护航人。在老师们的帮助下,我的收获颇丰,远不止学术上的进步,更有对于自我价值的进一步体会。 最重要的一点,A-Level课程让我第一次摸清了自己的未来规划,不止于考上一所好大学。作为一个理科生,我将努力奋斗,向着帝国理工等顶尖学府迈进,学成归来后成为一名优秀的数据分析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