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界的盛会 | 南外仙林燕区承办第二届名校校长论坛

发布时间:2023-03-07 供稿:本站 分享至:

    3月3日至3月6日,第二届名校校长论坛暨现代治理体系下的校长创新领导力研训活动在南外仙林分校燕子矶校区举办。

    本次活动由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主办,南京外国语学校仙林分校燕子矶校区承办,数百名来自全国各地的教育主管官员、校长,通过线下参会或线上观看的方式,组团参加活动。


1.jpg


    《礼记》中有言:“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也。”立德树人,是新时代教育的根本任务,如何更好地将“立德树人”理念充分融入教育教学各个环节,是举办本次活动的出发点。

    会议开幕式由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委会常务副理事长、秘书长王琪主持。参会嘉宾有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常务副会长、秘书长韩民,江苏省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秘书长马斌,南京市栖霞区教育局局长倪天华,南京外国语学校仙林分校党总支书记李习凡。


2.png


    李习凡书记介绍,南外仙林分校秉持“全面发展、自由成长”的教育理念,时刻关注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人性”的光辉在校园中飘逸芬芳。倪天华局长提出,作为学校的领导者,校长在现代治理体系下的角色不再是单一的管理者,更要担负起推动学校创新发展和教育改革的重任。马斌会长指出,这次活动有论坛、有观摩、有交流,其中一个核心一条主线,就是如何创新推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韩民秘书长表示,教育强国建设中,首先要明确目标任务,而校长是关键因素。

    3月4日,数十位全国名校长分为小学组和中学组,分别就“如何做好学校管理创新”,“如何做好学生成长引领”发表观点,分享有效做法。大家集思广益,各抒己见。

    小学组活动由江苏省教科院研究员,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家,中小学教材审查专家成尚荣主持。中学组的活动由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理论与政策研究院院长项贤明主持。

    会议现场的小型论坛围绕限定生源条件下如何面对压力的实际问题,以及线上培训老师提出的如何调动不同年龄段教师的积极性的话题,各位名校长结合学校实际畅谈了各自的看法。


3.jpg


    从学生学业发展的角度来看,北京育英学校党委书记、校长于会祥说:“能让每一个孩子在校获得成长的学校就是好学校,能让每个老师在学校发展中能找到职业幸福感的学校也是好学校。”

    南外仙林分校燕子矶校区中学部校长张国其提出,校长的任务就是引领一群教师,牵手一批学生,按照教育规律,送达理想彼岸。“我很喜欢爬山理论,就是把山脚的学生带到山坡,山坡的学生再到山腰,山腰的学生再到山顶。”

    从教师职业发展的角度来看,首都师范大学附属育新学校副校长王强给出了有效办法:“对于刚入职的年轻教师,我们通过师带徒的方式把年轻教师带动起来,同时让老教师发挥作用,体现他们的价值感,心态好了,积极性也就调动起来了。”

    项贤明教授总结,中国的拔尖创新平台绝对不仅限于高科技领域,需要我们各行各业的努力,学科教学与学科育人之路,路漫漫其修远兮。


4.jpg


    3月5日,主办方邀请了四位中国教育方面的专家、教授、一线校长,分享了优秀学校管理者对学校创新领导力的理论思考和实践探索。近8个小时的讲座,四位专家、校长从丰富理论到生动有趣的实例,让听众沉浸其中。在座的各校管理者从中汲取智慧,获得了灵感和力量。


让教师成为积极的自我管理者

芮火才:江苏省教育管理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特级教师


5.jpg


    作为学校管理者,如何促成教师成为积极自我管理者?芮校长以丰富的学校管理案例,生动形象地诠释以下几个方面的做法。(一) 建设公平公正的环境;(二) 以满足教师的合理需要作为管理的基本逻辑前提;(三) 营造自由民主氛围,实施协商式管理;(四) 改革教师评价体系,实施欣赏式评价、服务对象评价,强化自我评价;(五) 建设学习型组织,用核心价值观引领学校文化建设。芮校长提出要让学校适应学生。校长需要创设良好的氛围,正确的评价体系,让学生、老师都登上成长舞台,学校才能成为大家的乐园。


做有灵魂的智慧教育

肖远骑:国家教育部规划建设发展中心专家、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国际教育专家、特级教师


6.jpg


    肖教授首先引领大家读懂中国教育,做有智慧的教育。他提出,教育智慧体现的是一种品质、状态和境界,其本质是在教育过程中尊重学生、关注个性,追求人生的幸福境界,是一种举重若轻的气度和化难为易的教育本领。课堂教学智慧,更多的是建立在个人教学经验基础上的临场决策能力。肖教授分别例举了课堂教学中的智慧,作业批改中、情境创设中的教育智慧等诸多案例,彰显了教育智慧的重要。


新时代校长需要怎样的领导力?

李更生:浙江省教育行政干部培训中心教授、校长国培专家库首批专家


7.jpg


    李教授以看图说话的形式,将诸多理论、名家评论和鲜活的案例结合,一一阐释了管理、治理、领导的概念。

    他认为方向力、榜样力、激励力、发展力、创新力,五个维度构成校长领导力。领导的要义在于突破与创新!创新力是领导者的核心力。

    李教授提出,一个社会真正的发展最终表现为文化的发展,这是校长的终极使命。中国教育正步入一个伟大的时代。作为校长,要躬身入局,引领发展。


整合教育资源,提升学生素养

张国其:南京市首届德育带头人、德育研究专家组成员、南京外国语学校仙林分校燕子矶校区中学部校长


8.jpg


    张国其校长从基础教育长期存在的难题与困惑出发,分享自己的实践路径:(一)谋划学校发展的着力点:优化教育关系,整合教育资源。学校实行扁平化行政架构,班级管理实行教育小组共管制。高度重视家校资源的整合,实现家校共育。(二)高质量发展的教育主张:厚德深育,质效并进。“德性”在行动、活动中培育。在教学方面,要求质效并进。创新“教学四步法”:课前必研、首课试听、重点课程同课异构、反思调整。实施“作业三递进”:精选精编,精练精批精讲,二次订正。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月6日,线下参会的校长们深入南外仙林燕子矶校区课堂进行观摩、学习、研讨。现代教育教学管理体制下,如何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寻求多方合作,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学与育人相融合?如何将家校社力量整合,创造和谐发展局面,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当天的研训给出了充分的回答。


9.jpg


    名校校长们参观了综合课专用教室、实验室、艺术教室、教室办公休息室以及心理咨询室,还欣赏了教室门外的花草绿植、圆柱文化墙上展示的优秀手抄报。上午第二节课开始,校长们根据课表,随机自由选班,进入课堂听课。


10.jpg


    南外仙林燕子矶校区教导处德育主任刘江萍主持了中学部教育教学工作交流研讨活动,她为大家概述了学校发展历程及现状,分享了中学部教育理念及管理模式。初二年级组长王静、初一年级组长王赟、初三年级组长杨乐婷老师从班教小组、备课组以及学生管理角度分享了年级管理工作举措。四位老师为大家述说了自己在班级教育体制改革中的收获,并分享各自的教育理念。小学部周卫兵校长给小学校长作了专题报告。


11.jpg


    组委会秘书长庞洪兰女士表示,本次研训活动给了她很大的感触,对当天的观摩研讨印象尤其深刻。南外燕子矶的老师讲解生动细致,学生互动积极,真正实现了有效教学。不仅仅学生会主动问好,连保洁人员都礼貌致意,学校将文明有礼培育落到了实处。升旗仪式上,校长带领着老师们站在前排,全程参与、认真聆听,规范了仪态教育。班级文化墙让人感受到每个年级组悉心打造出来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学校师生欢声笑语,校长知行合一,这样的校园是真正意义上的诗意校园。


12.jpg


    第二届名校校长论坛暨现代治理体系下的校长创新领导力研训活动,在与会嘉宾的共同称赞声中圆满落幕。专家赋能领导力,且行且思共创新。名校引领,各校同心,相聚南京又归去全国各地的校长们,将带着在活动中汲取的好理念,好做法,一起践行更好的教育,为推进中国教育的高质量发展而不懈努力。


13.jpg


素材来源:南外仙林分校燕子矶校区微信公众号、我苏网


上一篇:下一篇: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