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赋能领导力,且行且思共创新——记第二届名校校长论坛活动(二)

发布时间:2023-03-08 供稿:南京外国语学校仙林分校 分享至:

随着教育现代化进程快速推进,素养导向的教学创新、家校社协同育人、“双减”“双新”、教育数字化转型等新要求、新挑战纷至沓来。在这样的教育现代化变革时代,学校管理者需要怎样的领导力?如何才能自信地带领学校积极应变、开拓创新,做人民满意的教育?第二届名校校长论坛——暨现代治理体系下的校长创新领导力研训活动,邀请了四位中国教育方面的专家、教授、一线校长,呈现优秀学校管理者对学校创新领导力的理论思考和实践探索。

20230304-DSC04934.JPG

 

让教师成为积极的自我管理者

20230305-DSC05798.JPG

芮火才

江苏省教育管理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特级教师)

作为学校管理者,如何促成教师成为积极自我管理者呢?芮校长以丰富的管理学校管理案例,生动形象地诠释以下几个方面的做法。

  1. 建设公平公正的环境;

  2. 以满足教师的合理需要作为管理的基本逻辑前提;

  3. 营造自由民主氛围,实施协商式管理;

  4. 改革教师评价体系,实施欣赏式评价、服务对象评价,强化自我评价;

  5. 建设学习型组织,用核心价值观引领学校文化建设。

芮校长提出要让学校适应学生。校长需要创设良好的氛围,正确的评价体系,让学生、老师都登上成长舞台,学校才能成为大家的乐园。

 

做有灵魂的智慧教育

20230305-DSC05913-肖远骑.JPG

肖远骑

(国家教育部规划建设发展中心专家,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国际教育专家,特级教师。)

肖教授首先引领大家读懂中国教育,做有智慧的教育。肖教授提出,教育智慧体现的是一种品质、状态和境界,其本质是在教育过程中尊重学生、关注个性,追求人生的幸福境界,是一种举重若轻的气度和化难为易的教育本领。课堂教学智慧,更多的是建立在个人教学经验基础上的临场决策能力。肖教授分别例举了课堂教学中的智慧,作业批改中、情境创设中的教育智慧等诸多案例,彰显了教育智慧的重要。

现代化的时代校长需要什么样的领导力

20230305-DSC06067.JPG

李更生

(浙江省教育行政干部培训中心教授,校长国培专家库首批专家)

李教授以看图说话的形式,将诸多理论、名家评论和鲜活的案例结合,一一阐释了管理、治理、领导的概念。

李教授认为方向力、榜样力、激励力、发展力、创新力,五个维度构成校长领导力。领导的要义在于突破与创新!创新力是领导者的核心力。

李教授提出,一个社会真正的发展最终表现为文化的发展,这是校长的终极使命。中国教育正步入一个伟大的时代。作为校长,要躬身入局,引领发展。

 

整合教育资源,提升学生素养 

20230305-DSC06167.JPG

张国其

(南京市首届德育带头人,德育研究专家组成员,南京外国语学校仙林分校燕子矶校区中学部校长)

教育需要激情、教育需要坚守、教育成就未来。接着,张校长从基础教育长期存在的难题与困惑出发,分享所在学校的实践路径:

(一)谋划学校发展的着力点:优化教育关系,整合教育资源

校内外教育资源的有效整合。学校实行扁平化行政架构,班级管理实行教育小组共管制。高度重视家校资源的整合,实现家校共育。

(二)高质量发展的教育主张:厚德深育,质效并进。

首先,“德性”在行动、活动中培育。强调体验教育,在阳光体育中提倡集体活动,六大节日提升学生素养,崇尚劳动光荣,开展校园一日实践活动,培养学生阳光开放、自主自信的气质。

在教学方面,要求质效并进。创新“教学四步法”:课前必研、首课试听、重点课程同课异构、反思调整。实施“作业三递进”:精选精编,精练精批精讲,二次订正。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近8个小时的讲座,四位专家、校长从丰富理论到生动有趣的实例,让听众沉浸其中。在座的各校管理者从中汲取智慧,获得了灵感和力量。

20230305-DSC06137.JPG

专家赋能领导力,且行且思共创新。各校同心,为推进中国教育的高质量发展而不懈努力。


撰稿:庄秀娟

编辑:朱振宇

摄影:高菁菁

审核:刘江萍

 

上一篇:下一篇: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