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舞长空万里阔,不负春光奋发时——记燕子矶校区中学部春游远足活动

发布时间:2023-03-08 供稿:南京外国语学校仙林分校 分享至:

阳光嚷,春风软,绿意盎然心清扬。

品美景,知乡情,远足徒步意弥坚。

南外仙林分校燕子矶校区中学部全体师生于3月3日至江苏园博园开展了以“燕舞长空万里阔,不负春光奋发时”为主题的第四届春游远足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深化社会实践教育,让同学们在品赏春日美景中拓展视野,磨炼意志,进一步激发知家乡、爱家乡的情感。并传承党的艰苦奋斗精神。踔厉奋发,笃行向前,将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预案细划在先,安全成竹在胸

为切实加强对学生春游远足活动的策划与安全管理,确保此次活动顺利进行,提前一周,张国其校长率队到园博园实地考察,高效地策划出远足活动路线,并强调安全是重中之重。



3月1号召开第一次筹备会。刘江萍主任领导全体年级组长、班教小组组长、大队部老师参会一起细致研讨并部署了春游远足活动。董文林老师对活动方案进行了细致解说。刘主任重点强调了安全工作,强调远足行进上的安全保障,要在工作细节上落实、在全体教师的全程陪护中落实。

3月2日召开第二次筹备会,生活老师、图书馆教师、教务教务工作教师、后勤保障老师参加了会议。刘江萍主任和董文林老师组织大家一起研讨,明确分工,细化责任,再次落实了春游远足活动后勤安保工作。


微信图片_20230304194845.jpg


春光暖色风情享,奋发笃行意志承

7点30分,各班级进行活动安全教育、文明礼仪教育。并明确牵手老师与牵手学生的分组,确保安全随行。

7点45分,收拾行囊,列队集合,出发!

园博园,我们来啦!


20230303-DSC03175.JPG


第一站:时光艺谷

一路上山峦起伏,满眼的绿。穿过轨道抵达打卡点1——时光艺谷。同学们欢呼雀跃,盖上红红的印章。鲜艳的红色印章映照着同学们开心的笑脸

在这里,同学们穿梭于时光的隧道中,感受可口可乐的历史岁月,领略漫画的历史演变。时光邮局里,同学们寄出一封给未来自己的信;先锋书店中,同学们一睹圆筒状的书架直冲云霄的气势;镜面广场上,池面水波摇曳着蓝天白云、厂房烟囱的倒影。

午餐时间到了,同学们席地而坐,开启了春日美食分享会。

午餐结束,每位同学都踊跃做起了“环保小卫士”。保护环境,从我做起!


第二站:苏韵荟谷

一路前行,抵达打卡点2——苏韵荟谷。同学们顾不上擦拭额角的汗珠,奔赴老师处打上红红的卡。可爱的大拇指见证着孩子们不畏困难的自我超越。

在这里,同学们穿梭于亭台轩榭、山石林木之间,南京园,苏州园,无锡园......一个个园区看过来,同学们在自然山水融合中感受江苏十三个城市的地域特色。

以班级为单位先来拍张集体照吧!看,一张张灿烂的笑脸,在浓情春韵里,定格成一幅幅珍贵的记忆。



第三站:云池梦谷

行至园区最东侧,抵达云池梦谷。同学们完成第三次打卡。“集满了!”荡漾在春风中的欢呼声,诠释着勇于挑战的青春模样!

同学们在老师的护导下,乘坐植物园的电梯向上,来到像极了宇宙飞船的圆弧形观景台。亚克力面板和不锈钢材质制成的一棵棵“参天大树”呈现在同学们的眼前。细叶麦冬、筋骨草、摩纳哥公主、虎耳草等2000多种花草令同学们目不暇接。在这里,体验别样的课堂。


百日远足凌云志,踔厉奋发攀顶峰

远足的队伍中,有初一初二的“红领巾”,亦有即将奔赴中考的初三学子。在距离中考百日之际,他们放下书本,走进自然,以一场春日远足活动,开启奔赴璀璨六月的征程。

“三月已启,六月将至。作为一百天后即将奔赴中考考场的初三学子,真切感受到中考的步伐越来越近。这段时间,许多学校在举行百日誓师大会,而我们的学校却以春日远足的方式,让我们初三学子走进自然,倾听花开的声音,触摸春风的温柔。不仅使我的身心得到了放松,也更让我坚信‘山高不阻其志,涧深不断其行’,我当更加坚定步伐,不负春光!”初三一位学子如是说。

“备战中考虽然紧张,但这次远足,让我明白: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只要我们拥有梦想,便拥有了远方。接下来的一百天里,我定当更加坚定步伐,让我们六月顶峰相见!”另初三一位学子如是说。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百日远足,少年抒怀凌云志;踔厉奋发,学子誓攀最顶峰。

正如张国其校长所说:春游远足,向大自然学习,孩子们其乐融融,一个也不少。尤其初三孩子这时候必须走出教室,回归自然,放飞自我。此次春游远足活动,正是张国其校长“活动育人”理念的践行。

 

美好如约而至,青春未来可期

万物苏,花渐开,春天所有的美好如约而至,最简单的快乐就是这样一起远足踏春赏景。

此次社会实践活动,不仅让同学们感受了家乡的自然美景,而且享受了多年未能实现的集体欢乐时光,更加磨炼了同学们战胜困难的意志。


撰稿:顾赛倍、沈晓丹

编辑:朱振宇

摄影:高菁菁

审核:刘江萍

 

上一篇:下一篇: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