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7日是第28个“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为了提高学生们的消防安全意识,增强自我保护能力,构建和谐美好校园,今天,南外仙林分校燕子矶校区四(4)班开展了以“消防在我心,安全伴我行”为主题的升旗仪式。
本周的升旗班由四(4)中队担任,郭哲远和王偲晨同学主持。魏子航和王思宁同学作为光荣的升旗手,魏子航,一个直率的男孩,他责任心强,上课积极发言,是同学们的好榜样。王思宁,一个学习勤奋的女孩,她乐于助人,成绩优异,是老师们的小助手。(护旗手:肖夏,刘忻钰,蒋锦甜)
伴随着庄严的国歌,神圣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全体师生面向国旗高唱国歌,行注目礼。
生命就如同这春天一样美丽,我们歌颂生命,因为生命是如此宝贵,它属于我们每个人,只有一次。然而,生命也是非常脆弱的。据统计,我国每年大约有1.6万名中小学生非正常死亡,中小学生因安全事故、食物中毒、溺水等死亡的,平均每天有40多人。多么令人触目惊心的数字啊!而导致悲剧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们青少年欠缺安全防卫知识,自我保护能力不强。
然而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不惧危险,时刻保卫着我们的安全,哪里有危险,他们就用身躯挡在最前面,似乎永不疲倦,他们就是最美逆行者——消防员!我们专门邀请南京市栖霞区消防中队的吴队长,他带领大家一起认真学习消防逃离知识。
迅速撤离法:当进入公共场所时,要留意其墙上、顶棚上、门上、转弯处设置的“紧急出口”、“安全通道”等疏散指示标志,一旦发生火灾,按疏散指示标志方向迅速撤离。
低身前进法:由于火灾发生时烟气大多聚集在上部空间,因此在逃生过程中应尽量将身体贴近地面匍匐或弯腰前进。
毛巾捂鼻法:火场上的烟气温度高、毒性大,吸入后很容易引起呼吸系统灼伤或人体中毒。疏散中应用浸湿的毛巾、口罩等捂住口鼻,以起到降温及过滤的作用。
厚物护身法:确定逃生路线后,可用浸湿的棉被或毛毯、棉大衣盖在身上,以最快的速度钻过火场并冲到安全区域。不能用塑料或化纤等类物品来保护身体,否则会适得其反。
信号求救法:在等待救援的过程中,应通过大声呼救、挥动布条、敲击金属物品、投掷软物品等方式引起救援人员的注意;夜间可用手电筒、应急灯等能发光的物品发出信号。
同学们,让我们立即行动起来,从我做起,现在做起,让火灾危险绕道而行,这将是对消防战士最好的保护与致敬!
接着,四(4)中队的队员们为大家带来了精彩的表演《校园安全三字歌》,他们用独特的形式,提醒所有的同学牢记消防安全,增强自己的消防安全意识,提高自防自救能力。
同学们,要记牢,安全事,很重要。教室内,不打闹,电线头,你别靠。走廊里,勿追跑,不乱扔,不吵闹。上下楼,别拥挤,靠右行,懂礼貌。集合时,莫推挤,快静齐,要记牢。进校园,烟花等,燃爆物,不携带。实验用,化学品,有危险,听指导。遇火灾,119,勿慌乱,湿毛巾,护口鼻,贴地面,安全口,记心间。走楼梯,避电梯,沿指示,最安全。消防经,要牢记,保平安,万家欢。
这次主题升旗活动使全体学生对消防安全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必须防范在先,警惕在前,他们还将通过主题班会、画手抄报等多种形式宣传安全知识,增强大家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能力,使安全意识深入广大师生心中,共同营造平安校园。
摄影:刘祥
文稿:魏子航爸爸
编辑:杨东培
审核:杨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