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历史悠久,色相俱全的中国菜还是别具一格富有特色的外国餐。在国际部的每个学生都能有所了解且能够独自烹饪,主要得益于南外仙林国际高中每学年每学期的烹饪必修课。在这一课程中,我们学会了用双手制作美味菜肴,用一锅一铲烹出生活的味道。
初次进入学校的烹饪教室,我们便被干净整洁的“校园小厨房”所惊艳到,大家兴致勃勃地系好围裙,打开烹饪书,认真听生活老师为我们讲解各种烹饪知识。比如畜为牛、犬、羊、猪、鸡,五谷为稻、黍、稷、麦、豆。此外,老师还亲自示范各种刀法,同学们看的是既新奇又激动,终于可以自己动手了。
第一节课,我们进行基础刀工练习,但这刀工,可是看似简单做起来难,同学们纷纷尝试,却有的切得太厚,有的切不完整……。这一节的刀工课,让我突然想起了“无声细下飞碎雪”,“放箸未觉金盘空”的诗句,描写的是唐代厨师刀功高超,切鱼生片就像一片片飞雪一样,食客们争食场面热烈,正想下筷子却发现盘子已经空了。可见基础刀工的练习,对烹饪出一道美味佳肴的重要性!
即便如此,此次的烹饪初体验还是赢得了大家的一致好评,已经迫不及待准备上下一节课了。后期课程中,我们学会了许多中国经典的传统美食,如剁椒鱼头、宫保鸡丁、鱼香肉丝等,还有国外的沙拉。
这一次次的体验,我都记忆深刻,在这个小小的厨房里,我们不断地尝试和实践,有过失败,但更多的是收获了进步和满足。每一次做完一道菜,小组成员们都会收获满满的成就感,赶紧找来筷子品尝,有时各个小组间还会“串门”去尝尝别的组的味道,再相互品评。
一时间一间教室里不仅充满了青春的欢声笑语,还有着满满的人间生活的烟火气息。品尝食物是一种幸福,品味食物是一种情趣,对于“吃货”而言的我们来说,精心烹制栋美食最能缓解学习的压力。
这一学期的烹饪课不仅让我们收获快乐,体会父母的辛苦,更教会了我们自食其力的技能。对于国高学生来说,将来大家都会远赴海外,有了自己做饭的技能,自然是不愁在国外找到家乡的味道,传统的国人,喜欢把关切与牵挂放在烹饪的食物中,盛进餐盘和行囊中,故乡也将会这样被我们带去遥远的异国他乡,它会携带着家人和故乡的情感与海外游子的群体记忆,根植于每一个平凡的日常和记忆深处,从庙堂之高到江湖之远,美食的生命力与一方水土之间,始终是难分难舍,又彼此成全怀念。每当灶火燃起,香气四溢,弥漫着曾经熟悉的味道,美好的食物,经过大家细嫩小手的用心烹制,点亮温柔的时光,普通的日子里,藏着人间烟火无尽的欢喜和温暖。一杯一盏,一签一串,都是我们温柔的好“食”光。
而且还可以为国外的朋友介绍中国美食,传播中国传统食物中的文化。
畅想未来,身处异国的我们可以吃上一桌自己做的香气四溢的中国菜,是多么幸福美好!
这些的起点便是南外仙林国际高中的烹饪课堂,让我们收获快乐与满足,亦收获美食和未来。
撰 稿:UFS10C 张宁璐
指导老师:陈 鑫 刘宜祥 王金林
审 核:王兆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