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加强学科组教师之间的深入学习和交流,2023年3月16日,在南外仙林国际高中ACT备课组教研活动中,戴纬老师进行了组内说课活动,就ACT阅读课上Love Marriage的节选文本进行分析,他不仅在教学活动中践行活动发展观,还注重对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培养,教学理念先进,教学能力强。
Love Marriage是一次两课时的ACT英语阅读新授课,也是文学类语篇教学的第一次课,这次课的主旨有三点,一是扩充学生关于文学类语篇以及文学要素分析的相关知识,二是进一步巩固和提高学生运用略读、精读、文章结构分析等策略阅读、理解文学类语篇的能力;三是通过该语篇的学习,激发学生对文学阅读的兴趣,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鼓励学生以辩证的思维看待不同文化中的婚姻观差异。为了实现这三个主要目标,这节课在引入、读前、读中和读后环节分别做了以下设计:
1. 引入:为充分调动学生对文学阅读的兴趣,本节课在引入阶段采用了Free Talk的方式,以“What is literary narrative?”开场,让学生展开自由联想,引出文学类体裁的基本定义。紧接着,通过图片展示世界各地最受欢迎的文学作品合集,让学生对文学体裁进一步形成直观感知。最后,与学生一起总结文学六要素:Character, Plot, Theme, Setting, Conflict, Tone, 完成对文学类语篇及文学要素分析基本知识的初步了解。
2. 读前:作为一篇来自美国职业作家的小说节选,这篇文章主要面向高中至成年阶段英语母语读者,这对我们国际高中阶段的读者提出了较高的背景知识和语言知识要求。为了帮助学生充分理解文章内涵,本节课在读前阶段采用了多种方式进行背景知识拓展和铺垫,例如:通过作者的背景、主要作品简介,让学生了解为何作者会关注文化冲突与女性的主题;展示斯里兰卡传统婚礼的短视频,引导学生关注不同文化下的婚姻风俗,完善学生对语篇主题的感性认知;提供选项并请学生猜测当下斯里兰卡包办婚姻的大致比例,将语篇与现实问题相结合;最后,采用Guessing Game与学生抢答的形式对语篇重点生词做了梳理。
3. 读中:首先,正式进入文章前,教师再次向学生展示文学类阅读的六要素框架,鼓励学生继续采用这一框架辅助进行阅读理解。其次,读中环节以学生活动为主,按照文学六要素,同时结合语篇具体段落分别设置了各类小任务,并由学生独立或小组形式完成。活动类型包括:略读并发现主题(Identify Themes)、人物关系图(Character Relationship Map)、人物标签配对(Character Tag Matching)、情节概要(Plot Summary)、情感态度识别(Identify Emotion & Attitude)等,灵活配置的同时,突出文学要素阅读的主线。学生展示有口头与黑板书面两种形式,对各环节表现出色的团队和个人,教师通过及时反馈和加分的形式予以鼓励。
4. 读后:读后环节是对学生语篇阅读的小结,也是学生展示知识掌握情况的舞台。本节课的读后以本篇阅读的真题为主,按照主旨题、词汇题、情节题、人物题、态度情感题等分类,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先完成先抢答。教师鼓励学生尽量用英语表达解题思路,引导其他学生对作答进行适当的反馈和分析,再由教师给出综合意见和建议。
5. 本节课的最后,除了归纳总结和布置作业外,教师鼓励学生坚持课外阅读,树立正确的读书观,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同时,教师引导学生辩证看待婚恋观的文化差异,提升学生多元文化意识,培养学生人文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