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邵心怡,2017届中德班毕业生。2020年于克贝尔格高级文理中学以德国高考1,9分成绩毕业,现就读于海德堡大学教育系。下面讲讲我在南外仙林中德班的故事。
一入中德班,老师就非常明确地告诉我们,这一年学习的主要任务是:德语B2等级考试过关。外教、辅课老师和学生们一致地奔这个目标而去。
一年的时间想达成如此有难度的目标谈何容易,因此每周的课程安排都紧凑且充实。上课日由大量的语言课程构成了每天的基础,还有一部分则由其他的重要课程,如英语、数学等填满。
周一例行的除了升旗仪式,还有每周一小测;周五既是返家的日子,也有充满乐趣的兴趣活动时光。诚然,仅以课堂课本为框架的语言输入远远不够,老师们也早就准备好了相应的措施。
课间和老师休息时间,只要你有勇气,和老师约好,几位同学即可成小组,和老师进行口语交流;晚自习时,助教们精心挑选各类知识,从国家首都名称、地理位置,到德国二战时期的历史,与大家语言水平匹配的德语故事读本和德国新闻作为听力材料等等,组成了一个又一个不枯燥且有趣的学习夜晚。而我在进入德国学校后,被大量政治历史知识打懵的时候,特别感谢这一年老师给我们打的预防针。
从最初的德语A1等级考试(深秋时候,我们安坐在温暖的教室兴奋地验收着自己的成果)到最后一场在上海进行的B2考试(已是春暖花开,即将离别的时候),所有的老师都和我们一起砥砺前行,相互陪伴,相互支持。同学之间的友谊也已经在经历几个月的同吃同住之后,变得坚不可摧。学校安排的艺术节、体育节、外语节等活动,帮助我们激发自己的潜能,找到自己做得好也喜欢做的事。
中德的一年过得非常幸福,而去到国外之后,我也曾多次庆幸有同学跟我一起而不是孤身一个人去到陌生的、语言还没那么熟悉的地方。感谢当时选择了中德,来到了中德。
说到2020年,大家就一定猜到,我们这届学生经历了全世界很具有传奇色彩的一段时光。我的德国高考时间恰巧疫情爆发,毕业典礼时已经是新冠比较严重的时期。
经历了一整年相当无趣和憋闷的网课封闭时间后,终于在2021年冬天迎来了转机:我们逐步拥有了正常的大学校园生活!一张张漂浮在屏幕上的脸和声音终于有了切实的感觉,教授和同学能对上号了!第一次觉得能和同学们面对面聊天变成了一件奢侈且幸福的事。
如今我也在海村(海德堡)生活了三年多,日子过得忙碌而平淡,生活走上了正轨,也希望大家也能找到自己想要走的路,今后的日子可以一直平安幸福。
第一,当初为什么选择中德班?
虽然不太清楚同届的朋友们是如何做的选择,就我个人而言,是我爸爸的几句话解决了我在各个国际班,如中加、中 澳、中美和中德的徘徊犹豫。我爸爸毕业自上海同济大学,同济长期是中国学生前往德国的交换桥梁;第二是因为我的老家在青岛,有一些德国文化情结吧。
第二,德国的教育费用
如大部分家长所了解的,德国公立高中学费相当低廉,唯一需要注意的是,未满18岁的学弟学妹们进入公立高中,必须有一个德国当地人做经济担保。私立高中是需要学费的,确切的情况我现在也不太清楚,以当年做比较,每年的学费比去美国便宜不少。 最为诱人的是,经历过德国高考的我们算是半个欧洲人,德国所有大学免学费。以我的大学生活为例,没有大肆购买奢侈品、经常出去旅游等行为的话,只需要租房、医保和吃喝的费用,每年在10万人民币左右。
第三,德国高中的学习生活
每个学校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德国高中是由各自的州政府治理的,因此在学校学习模式、高考模式和高考考试给分上有很大的不同。这些就交给各位到选择的时候亲自去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