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升我校教师队伍综合素养,更好推动我校教育品牌打造,南外仙林分校与麒麟中心小学在4月21日上午开展主题为“言之有文,行而致远”的宣传工作研讨活动。会上,来自南外仙林分校校长办公室副主任郝也,与我校全体中层领导及各学科青年教师代表交流教育公文的写作方法、技巧。
此次交流中,郝也主任首先围绕学校简介、宣传通讯和微信推送文这三类公文的写作方法、技巧进行梳理讲解,可谓“干货满满”:简介类的文本,不论是撰写还是审稿,都要抓住个“简”字。文章结构简单明了,基本是“总-分”“总-分-总”格式,段落首句即为核心句;遣词造句删繁就简,删掉不必要的大、空句,避免冗长拗口的弯绕句。
关于微信推送类文案,郝主任就其文风、选图、选题三方面给出可行建议。文风尽量活泼化、口语化、网络化,迎合年轻群体的阅读喜好;选图上讲究精练,鼓励使用表现力丰富、叙事性强的细节图;标题,重在提炼,好的标题往往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接下来,郝主任以我校某青年教师的撰稿为例展示审稿润色思路。她基于上一环节提到的撰文技巧,从教育工作实际出发,就该文遣词造句、行文节奏、谋篇布局等“文之外在”提出许多宝贵建议,更在立题立意、逻辑过渡等“文之实质”方面做出梳理。
郝主任总结,公文写作不仅要捣鼓字,更重要的是琢磨事。于是有针对性地指出公文写作中常见的关系问题:
1.创作与权威的关系
能迈进人民教师队伍的人必然有点文字功底。可许多青年教师在面对公文写作时,往往容易留下许多个人风格的创作痕迹。然而,在以学校名义进行公文写作时,不仅要明确本次汇报中具体的事,更要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确保内容的严格、指向的鲜明、结构的明了。
2.本位与全局的关系
作为教育行业的公文写作执笔人,写作过程中要自觉换位,即从多角度考虑不同受众所关心的问题。比如在撰写教研成果的微信推送文时,不仅要从学科专业的角度服务于教育界同行,也要从学生家长的角度去考虑学生作为课堂主体的习得与思考。只有从不同的角度切入去描述,就会让文章的内容更加充实有意义。
3.知与行的关系
“重要的是文章背后的功夫。”当交流进入尾声环节,郝主任再次提起这句话。文字是思想的反映,思想哪里来?当然得从教育工作的细节中勤写勤思中来。
一篇宣传公文的产出,不是撰稿人的独角戏,而是全校各级部门智慧的结晶。正如朱明德校长所说:各项工作踏实干,方能言之有文,行而致远。
撰稿:郑 钰
校对:郭平丽
审核:彭高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