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之光,智造未来——南外仙林分校燕子矶校区中学部第五届科技节系列活动

发布时间:2023-06-06 供稿:南京外国语学校仙林分校 分享至:

创新放飞着梦想,科技引领着未来。

探索让青春精彩,智慧使理想高飞。

为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传递科学精神,激发科创热情,点亮科技梦想,南外仙林分校燕子矶校区中学部20235月29—6月2日组织开展了第五届科技节系列活动。此次科技节以“科技之光,智造未来”为主题,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场炫酷的科普盛宴。

围绕本次科技节活动主题,学校教导处协同物理、生物、地理、信息和艺术等教研组策划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内容,包括科普宣传、科技竞赛、科技项目展、科技创意图片展、手工模型制作展、天平秤小制作、扎染作品展、国画作品展等。该活动获得市科技馆的大力支持,为学生们提供了展示才华的科技舞台。

   

01  开幕式:

科普走进校园,点亮科技之光

5月29日上午9:00,升旗仪式上,主持人列举了人工智能、互联网、大数据等科技的日新月异,科技正在悄无声息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例如智能交通可以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实现交通拥堵预测,让人们更加高效的出行。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的广泛运用,它通过数据分析,帮助医生分析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案等问题。科技天翻地覆,无数新理念、新技术不断涌现,技术的巨变让我们预见,一个更美好、更智能的未来正在到来。

P1031366.JPG

微信图片_20230605113741.jpg

本次科技节开幕式上,有幸邀请到了南京市科技馆的两位老师,她们带来了精彩的实验,让学生们体验了一场奇幻的科普实验秀——嘻哈空气。两位老师语言幽默风趣,富有感染力,实验神奇惊艳,现场气氛高涨。两位老师先通过吹纸杯的实验引出了主题——伯努利原理。最炫酷的部分是老师们3秒内就把3米长的袋子吹鼓,让学生们脑洞大开。该实验不仅让学生们了解了物理学方面的知识,伯努利原理——流体流速越大的地方压强越小,还激发了学生们探究科学奥秘的兴趣。

P1031471.JPG

 

 

02 科技之光,闪耀校园

易拉宝科技人物展、科技创意图片展

七、八年级每个班级选择一个科技人物专题,制作成图文并茂的易拉宝在大厅展示,例如中国“两弹元勋”邓稼先、中国天眼之父南仁东、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屠呦呦、中国“卫星之父”孙家栋、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等。让同学们深入了解科学家背后的故事,学习他们心系祖国和人民,不畏艰难,无私奉献的爱国主义精神。

崇尚科学青少年脑洞创意无限大。科技小达人们奇思妙想的科技创意图片作品一定让你意犹未尽,如5G技术、火星祝融、北斗卫星、探月工程、VRAI、高科技建筑、元宇宙未来科技等,畅想未来科技的发展与变化激发逐梦科学之的兴趣与热情

DSC08110-51.jpg


03 探索之旅,活力校园

创客作品展、 程序设计竞赛

社团课程中的优秀创客作品在一楼大厅展示,如智能无人停车场、智能语音干湿垃圾桶、智能四合院、智能语音加湿器等,学生们既是创意者、设计者,更是实施者。他们积极发挥想象力、综合实践能力,结合各学科知识,制作出了这些精美富有科技含量的创客作品。吸引了很多的小科学迷前来参观,从他们兴奋惊叹的眼神中,可见科学的智慧之光。异想天开给忙碌的校园生活增加了一份不平凡的色彩。创客社团课程在学生们的心中播撒下了创新思维的种子,传播了科学的无穷能量,更激发了他们学习探索信息科技的兴趣。

DSC08108-50.jpg

为培养和激励学生的创造力、团队合作精神以及在计算机程序开发过程中的创新意识,促进程序设计能力的提升,信息教研组组织了一场程序设计竞赛。小选手们各显神通、群策群力,协同作战。枯燥乏味的代码在他们手中如同精灵般翩翩起舞,他们用严谨的逻辑思维让计算机“乖乖听话”。这是一场群体智能的激烈竞争。本次程序设计大赛,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动手编程能力,也检验了信息课上学生们程序设计的教学效果。

P1031734.jpg


04 艺术之美, 浸润校园

扎染、国画作品展

扎染是中国民间传统而独特的手工染色工艺,是中华文明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是通过纱、线、绳等工具对织物进行扎、缝、缚、缀、夹等多种形式组合后进行染色,然后把扎缚的线拆除的一种印染技术。扎染不仅代表着一种传统,而且已经成为一种时尚。一扎一染绘制非凡风景。看!一楼大厅同学们各种精美的扎染作品精彩亮相,包包、T恤、帽子、圆扇、丝巾。白如苍山雪,蓝如洱海水。扎染作品既让同学们领略非遗技艺的独特魅力,同学们心中播撒传承非遗传统文化的种子。


国画是中国传统艺术,有悠久的历史和东方美学意蕴。国画作品展让学校一楼大厅充满文艺气息,师生共赴一场丹青盛宴远观山水以意境胜,近视则以笔墨为质。驻足画作前,就有一种赏心悦目、心旷神怡之感。耸如云的山峰层次感表现得淋漓尽致,将由远及近的观察角度表现的非常到位错落有致的山峰也暗示着学业探究之路亦是如此,只有不断攀登、一往无前才可能欣赏到更美丽风景

DSC08170-74.jpg


 

 

 

05  创新之花,绽放校园

生、地模型赛、天平秤小制作

 

同学们运用生物课堂所学知识,发挥自己的想象,创新制作各种色彩明丽的生物模型,如种子结构类、心脏结构类、酵母细胞结构类、根尖结构类、花的形态结构类、噬菌体的结构类、草履虫的形态结构类、人的屈肘伸肘运动模型等。一个个动的生物模型让你更直观和形象地认识到细胞的微观世界!让同学了解了渺小却精彩的微生物体验了生命科学的魅力。此外,精彩纷呈的生物科技创意报,设计精美,极富创意。如转基因技术、克隆技术、细菌、奇妙的海洋生物、生物草履虫等。

同学们利用皂基、牛奶、精油、色素、模具等材料,制作出晶莹剔透、细滑无瑕的手工香皂DIY,融创意、天然、艺术于一体。宝石款、星星款、玫瑰款等形态各异的香皂,既美观、有趣,又实用。

DSC08324-110.jpg

我们虽然无法用双脚走遍世界,但可以用地理模型触摸世界。!惟妙惟肖的地球仪模型,仿佛世界就在同学们的掌握之中,而精致的等高线模型立体感十足,轮廓清晰,层次分明,细节满满。地理模型的制作活动,将知识与实践联系起来,不仅提高了同学们的动手能力,还凸显了同学们的创意能力,更激发了学生们对地理学习的兴趣。

一幅幅丰富多彩、赏心悦目的地理科技小报,从不同角度呈现了一个神奇的地理科技世界。每一幅图案,每一组文字,如科技强农、能源与工业、南水北调中的地理与科技、新能源及节能技术、中国高铁、新能源、卫星遥感信岱技术等,带领我们饱览宇宙的奥妙、海陆的变迁、气候的异常、资源的开发、工业的合理布局、农业的因地制宜、环境的有效保护等。

天秤是科学实验中常见的器材,是一个历史悠久的衡量工具。同学们利用所学物理知识,根据杠杆原理,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材料,创作出一个个属于自己独一无二的DIY小天平。DIY天平秀活动激发学生热爱科学、探索科学、运用科学的兴趣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同学们制作的精彩作品吧!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国家科技创新力的根本源泉在于人。”

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科技承载梦想,创新引领未来。南外仙林燕子矶校区中学部科技节系列活动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科技节的活动是短暂的,但同学们对科创精神的热情永不停止。南外仙林燕子矶校区第五届科技节圆满闭幕!


撰稿:王秀娟     

编辑:朱振宇     

            照片:朱振宇、高菁菁

审核:傅乃彬          




上一篇:下一篇: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