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荏苒,转眼我已在慕尼黑工业大学度过了整整三年。当我回望这段在慕尼黑工业大学的学习,这段经历不仅是我学术道路上的一段重要篇章,更是在我内心深处绘制了一幅独特而深刻的人生画卷。
初踏大学校园,便被知识的海洋深深吸引。然而,征途并非平坦,它更像是一场考验。
第一年的GOP(Grundlagen - und Orientierungsprüfung)是大学生活中会遇到的第一个难题。所谓GOP,便是在限定时间限定次数内必须通过的专业必修科目。往往它会是专业的基础课程,若未能在期限能完成便会被强制要求转专业,同时也会失去在德国其他学校学习相关专业的机会。如何与考试周期的高压和挂科重修的恐惧相处是新生学子的必修课。
喝不完的咖啡,考不完的试,图书馆永远抢不到的位置,无助感让你措手不及。 这个时候对自己的所选专业和未来更要有一个牢固的认知,唯有自我激励,提升自信心去应对方方面面的压力。并且通过不断地去尝试合理安排时间和分配任务来帮助减轻压力。在时间管理和情绪管理中结束了第一年,大学的生涯才算是真正开始。
接下来的本科学习涵盖了剩余的必修课、选修课、跨专业选修课程、实习以及毕业论文与答辩,每一步都是对毅力的更进一步考验。在理论学习之余,实践赋予知识真正的力量。慕尼黑工业大学给在读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实践和实习的机会,致力于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实际的参与到当下的研究项目之中,在动手中加深对于所学知识的感悟。
实践不仅将理论融入现实,更培养了我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的思维以及团队合作能力。在与不同学术背景的同学合作中,我们共同追求知识的探索,互相启发,不断推动彼此向前。
选修课的开启意味着更加自由的时间安排,学生可以参考学校给出的方向推荐来选择课程,也可以完全DIY,全由兴趣做主。在这一阶段里,你的同学不再固定,可能是你的同届同学,上一届或者下一届的同专业同学,亦或者单纯对这个领域感兴趣的别的专业的同学。
实习和毕业论文则是本科学习的最后一环。无论是在学校里与熟识的教授一起做研究,还是进入到企业中去着手项目,它们都是珍贵的学以致用的机会,将过去所学与实际应用相结合,迈出从书本走向现实的第一步。在实习与毕业论文的时间安排上也相对不会过于局限,全职(Vollzeit)和半职(Teilzeit) 都可以根据自身计划灵活选择。
总而言之,在慕尼黑工业大学的学习岁月,虽然辛苦,但我也获取了丰富的收获。慕尼黑工业大学为我们创造了一个自由学习的环境,让每个人都可以根据兴趣去探索知识的边界。在这里,几乎无需签到,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去学习,毕竟总会有些事情比被框住的日常更加重要,比如楼外的蒹葭,或者今晚的月亮。
漫漫留德路,会迷茫,会不知所措,会被挫败感包围,只愿每个人都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规划,按自己的节奏去学习。最后,祝所有在德学子Klausurphase一切顺心,驾驭知识的船只驶向成功的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