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要感谢杨老师的约稿,作为2020届的中德班学子,我们度过了特殊的高中三年,经过新冠疫情三年的洗礼,德国从全面“lock-down”到完全放开,学校从网课恢复了日常上课,而我从初踏德国的懵懂少年成为了即将步入大学生活的青年。时光荏苒,转眼已是三年,我想把通过三年高中生活所收获的教训以及经验来分享给即将踏入德国学弟学妹们。
先来介绍一下我的学校吧,新泽尔宫高级文理中学,是一所国际化的高级文理寄宿制中学,有来自于全球各地的学生,位于勃兰登堡州,距离柏林大概一个半小时车程。它坐落在新泽尔这个小镇上,作为一个教会学校,它的旁边就是一所雄伟壮丽的教堂。
回首过往,初踏新泽尔大门的时候,已是金秋十月,而刚刚16岁的我,也开始了德国三年高中生活的旅途。十年级的课程是相对轻松的,因为十年级所取得成绩并不算在最后德国高考,也就是Abitur的成绩里,你只要在学年末保证每一科都及格即可进入Qualifikationsphase,也就是十一十二年级。由于课程的轻松,所以第一年的主要任务就是适应环境,融入集体,不同于十一,十二年级,十年级的课程是固定的,所以每节课都是整个班一起上。
起初的三个月里,肯定是不适应的,德语听不太懂,说得很结巴,但是你只要敢说,那你就是有进步的,同学也不会在意你的语法错误。语言只有多用多交流,才会有进步,你背再多的单词,不会用它,也就是纸上谈兵罢了。
十年级的时候,你有很多的课外时间,每门每周课均有三节,基本上三四点钟就放学了,学会管理自己的时间也是很重要的,高中不只有学习,也不只有娱乐,只有学会平衡学习和生活,才是掌握了自我。抓住在学校的时间,多与同学交流,利用课外的时间,精进德语,锻炼身体,感受大自然,放松身心。
可惜由于疫情的原因,我们十年级大部分时间都待在宿舍上网课,我们也少了很多的课外活动,这也算是高中的一大遗憾吧。
接下来我将介绍整个高中比较重要的阶段,也就是11,12年级,这关系着你的Abitur以及你未来的专业选择。Abitur 不同于国内高考,不是一考定终身的说法,而是通过平时成绩和高考成绩的结合,来构成你最后的Abitur成绩。Abitur的满分是900分,其中600分是你的平时成绩,也就是十一十二年级,每个学年的成绩各占三百分,还有三百分就是你的高考成绩了。
为什么说关系到未来的专业选择呢,因为十一、十二年级需要学生自己来选择感兴趣的学科,在勃兰登堡州以及柏林,每位学生需要选择至少十一门课,并且两门作为自己的主课(Leistungskurs)。我们学校开设的课程有德语,英语,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计算机,经济,历史,政治,宗教,教育,音乐,美术,戏剧以及体育等,其中主课每周上五节,副课每周上三节。
这些课可以大致分为三个方向,自然科学、人文社科和语言,其中学生必须选择德语、数学、英语和历史,并且一门外语,如西班牙语、俄语、拉丁语,以及一门自然科学类,以及一门人文社科类学科。在对各个学科的学习中,会对各个领域有一定的了解,你所擅长的学科,可能与你你未来所选的专业有关。
在十一、十二年级,每学期每门学科的平时成绩由Mitarbeit,Test以及Klausur评定,其中Mitarbeit和Test的平均分占三分之二,Klausur(就是每学期期末的大考)占平时分的三分之一,两个学年的各科分数总和,构成了Abitur里面的600分。所以在平时的学习里,认真听课,踊跃发言,给老师一个好印象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就算在最后的Klausur失手,老师也会根据你的平时课堂表现小小的捞你一把。
最后就是Abitur了,在勃兰登堡州,学生需要选择四门科目作为你的高考科目,其中两门必须是你的主课(LK),还有一门学科作为笔试以及一门学科作为你的口试,在这四门中,必须包括一门语言,一门自然科学以及一门人文社科类。十二年级的课程大多都在三月底就结束了,但考试一直持续到六月份,这意味着学生将有一个月的时间去复习他们的三门笔试,又在一个月的时间里考完三门笔试,最后还留有一个月的时间去准备口试,这是其实是非常煎熬的,如果不能很好的管理时间,过长的时间可能会让我丢失了良好的状态,一遍又一遍复习着早已烂熟于心的知识,只会让人“kein Bock mehr”。
接下来,我来分享一下我的经历吧,作为一个中国学生,理科我有着天然的优势,语言上却有着天然的劣势,正所谓扬长避短,我选择数学和英语作为了我的主课,此外还选择物化生以及经济历史作为我的副课。
十一年级由于疫情的原因,我们需要考Klausur的学科从七门变成五门,这使我的学习压力大大减轻,但随着十二年级课业难度的提升以及疫情带来的红利的消失,我突然感觉压力俱增,在权衡利弊的情况下,我选择了取消了化学这门课。
我的选课是功利性的,选择了两门最为擅长的学科当作主课,因为主课的比重是其他学科的两倍,为了得到更高的成绩,主课的选择很重要。当然如果想学的专业并不是nc专业(受限制性专业),对分数是没有要求的,你的科目完全可以凭兴趣来选。
因为南北以及东西德差异的原因,我们学校的学业相比其他南方学校是相对轻松的,我的物理老师就曾自嘲说勃兰登堡州聚集着全德国最笨的学生。德国并不是一个唯分数论的国家,大学讲究的是宽进严出,Abitur的分数并不能说明一个人的能力,只是说一些大学的受限制专业需要学生达到一个分数。
如果自己对感兴趣的专业以及职业没有一个清楚的了解,没有关系,我们学校专门开设了一门课叫Seminarkurs,学生将用两年的时间来完成一篇答辩论文,其中需要学生通过各种实践来得到数据,从而得出结论。我选的主题就是和职业有关,通过采访和实习,我对这个领域有了更深的了解,同时也学习了如何撰写一篇论文。此外,学校每年还会有Berufsberatung,各个领域的企业会来到展会,介绍每个职位所需要干的工作以及需要的知识。
对于刚到德国的学弟学妹们,我有一些小小的经验想要分享,也许并不出奇,但是实实在在的给我的学习提供了许多帮助:
一、上课认真听讲,每节课做好笔记,上课积极回答问题,给老师留一个好的印象很重要,因为Mitarbeit占Abitur的一大部分,而每节课笔记能帮你很好的复习Test以及Klausur,在最后的Abitur的复习阶段,只要把两年的笔记结合网上的资料整理补充出来,基本上就差不多了。
但是生活就是这样,不可能是完美的,留德路上必然布满了挫折与失败,人总是在挫折里成长的,不要因为自己一时的失败否定自己,也不要和别人去比较,学会和自己和解,因为每个人都是夜空中闪亮的一颗星。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最后再次感谢杨老师的约稿,正因为有中德班一年的德语基础,以及对个人能力的培养,才能让我到德国快速适应下来。希望中德班的学弟学妹们在漫漫求学路上取得属于自己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