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6日我们进行了“一日社会活动实践”。我最喜欢的是农场学农。在小农场。我们学习了如何采摘玉米。
种植玉米的区域在小农场的东北角,因为玉米是先后分批种下的。因此,园艺师阿姨说那矮一些的苗(后种下的)上面的玉米基本还没有成熟,不建议采摘。
园艺师阿姨告诉我们,当玉米顶部的细丝变为棕褐色,且触摸起来比较干燥的时候就成熟了。我们戴上手套,拾起地上的麻袋,向着玉米地走去。踏上玉米之间的小道,眼前的一切好像都变了一个样:玉米粗壮的茎逐渐变得高大,像是巨人播种下的,路变得越发坑坑洼洼且泥泞,“人迹罕至”。我仔细观察了一下:粗壮的茎的两侧,长着两个分叉,上面结着玉米,在主干的最上面,则是像稻谷一样的东西,像小娃娃的辫子垂了下来。我右手握住玉米,左手扶住玉米苗,右手微微向前,一用力,只听“啪”地一声玉米便被我掰了下来。接着,我把玉米拿到眼前,仔细一看:碧绿的外衣将玉米包裹得十分紧凑丝毫没有露出玉米粒,玉米的顶上,有一缕粽褐色的细丝,像是女孩子披散下来的头发。我们掰了一大袋子又大又饱满的玉米,递给在门口等候许久的幼儿园小朋友们,他们接过玉米,和我们一起把玉米在筐中摆放整齐。
我们在那一筐筐玉米的旁边拍了一张合影,大家笑得是那么灿烂,四周洋溢着丰收的喜悦。那快乐被永久地定格在照片之上,定格大家的心底。
许文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