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4】“饺”月当空照,芙蓉心中开 ——记七年级“包饺子”劳动实践活动

发布时间:2023-11-01 供稿:南京外国语学校仙林分校 分享至:

金桂飘香,秋风送爽。10月15日周日下午,我们七(4)班同学在老师和家长的指导下开展了一次别开生面的劳动实践活动——包饺子。在活动开始前,食堂的叔叔阿姨们已经在餐桌上摆好了蒸盘、擀面杖,桌上的面皮和拌着葱姜料的猪肉馅散发出阵阵香味。妈妈们这时候也已整装待发,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场”。

图片 1.jpg

图片 2.jpg

        因为有爱,与你相聚。在这里,虽然没有华丽的场面,令人眼花缭乱的菜肴,但温暖的集体让我们彼此相聚,这份朴素真挚的心意,就足以让每个家庭洋溢出温暖,让我们在校园中体会到别样的幸福。有趣的学习生活,就应该是一半柴米油盐,一半星辰大海。

图片 3.jpg

图片 4.jpg

        因为一起,与众不同。这次活动,是一种实践、一种参与、一种体验。引生活之源,传承中华文化。你瞧,我们的妈妈们!她们分工协作,忙得不亦乐乎:有的擀饺皮,有的包馅。只见擀皮组的妈妈们抓了一把面粉往桌上一撒,白色的面粉好似雪花散落在桌上,擀面杖在妈妈们的手中欢快地舞动着,伴随着节奏一张张“白胖子”调皮地跳了出来;包馅组的妈妈们将这些“白胖子”喂得鼓鼓的,在她们的一双双巧手之下,一朵朵芙蓉盛开在蒸盘之上。望着妈妈们熟练的动作,我们班的同学们,不甘示弱,认真学习,一双双小手捏出来的饺子,有的不比妈妈们差,虽然有的奇形怪状:躺着的、露陷的,但是都源于我们的生活劳动体验。还有老师的耐心指导,亦师亦母,温情脉脉。

图片 5.jpg

        因为美味,与你相悦。接下来就是分享美味的时刻了,香喷喷热腾腾的饺子终于上桌了,盘中的一只只水饺好似一轮轮皎月!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饺子寓意着团圆,在南外仙林燕区的大家庭里,我们团坐在一起,品着美食,畅叙友情、亲情、师生情,大家的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看着饺子,不禁明白“生活即教育”:我们来自于不同的小学,好似饺子的馅有着不同的个性,但都被包进了南外仙林分校燕子矶校区七(4)班,“皮”里孕育着一个个的“馅”,经过集体这个大熔炉的煮沸,我们渐渐地被“煮熟”,在毕业时我们一个个将成为备受瞩目的骄子(饺子)。

图片 6.jpg

“饕餮世间味,此物最是鲜”。吃到嘴里的是美味可口的饺子,心里感受到的则是满满的爱,留在脑海里的却是人生的真谛。感谢学校食堂的精心安排,感谢亲爱的老师和爸爸妈妈们。在七(4)班这个大家庭中我们将更加团结,成群结队,快乐翻倍,以梦为马,不负韶华,绽放光华,不负青春。

                                           撰稿:七(4)班朱昕龄妈妈

                                                                    摄影:朱昕龄妈妈                                                                                                      

                               初审:龚磊

                                 二审:郭思佳

                                 发布:杨乐婷

                               终审:孙锦


上一篇:下一篇: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