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基于真实情境的初中生物跨学科项目化学习”课堂展示在南外仙林分校燕子矶校区中学部顺利开展

发布时间:2023-11-08 供稿:南京外国语学校仙林分校 分享至:

2023年11月7日栖霞区生物教研活动在我校区中学部150人教室成功举办。本次教研主题是“基于真实情境的初中生物跨学科项目化学习”,活动由南外仙林分校燕子矶校区龚磊老师开设的七年级《生物体的结构层次专题复习》研讨课、一中思益的徐礼东老师开设的八年级《生物体的多样性专题复习》研讨课以及胡荣华教研员主持的《大概念统摄下的意趣内生课堂构建》讲座组成,全区初中生物老师参加了本次活动。

龚磊老师以学生“播种绿豆”这一实践活动引入,引导学生回顾播种绿豆的整个过程,解决同学们遇到的问题:绿豆种子种下去渐渐会长出哪些结构?各结构功能是什么?为什么绿豆的种子能发育成绿豆苗呢?如果我们像施莱登一样,把根茎叶等器官切成薄片在显微镜下可以看见哪些组织呢?绿豆苗为什么能由小长大?绿豆苗由小长大的过程中,细胞的各个结构如何发挥作用的?在同学们抽丝剥茧的分析下,从宏观到微观将相关知识点进行有机整合,复习了绿色开花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接下来通过对比的方法将人体的结构层次与绿色开花植物体结构层次进行对比,又从微观到宏观复习了人体的结构层次。最后,通过比较草履虫与人体的结构层次,区分了单细胞生物与多细胞生物的异同。整节课基于真实情境,学生参与度高,使学生的生命观念和科学思维能力得到了提升。

徐礼东老师以某海关检疫科新任职人员工作第一天,就接到以下重要任务引入,引导学生依次完成任务1出入境动物类群鉴定,任务2完善植物档案,任务3进口食品中微生物的识别,来复习动物、植物、微生物的特征。接下来徐老师带来了实物——加拿大一枝花,生动形象地讲解了外来物种入侵等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原因、生物多样性的保护途径以及生物多样性的价值。整节课徐老师以新颖的情景,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使学生核心素养得到了提升。

课后,两位开课老师分享了备课思路,听课老师进行了精准扼要的点评。

栖霞区生物教研员胡荣华老师带来一场主题讲座——《大概念统摄下的意趣内生课堂构建》,讲座以生动具体的真实案例,向教师们介绍了何为“大概念”,如何在大概念下使生物课堂教学既有趣味又有意义,一个个生动有趣的真实案例让与会老师们感受颇深。

图片7_副本.png

本次教研活动为老师们搭建了一个很好的交流学习平台,使老师们对“复习课该怎么上”这个问题有了深入的思考,也积极鼓励老师基于真实情境开设初中生物跨学科项目化教学实践,促进了教师们的专业化成长。

撰稿:龚磊

摄影:宋燕

审核:孙锦

发布:孙锦


上一篇:下一篇: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