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雅”学生第二课堂——气象知识趣无穷

发布时间:2023-11-10 供稿:南京外国语学校仙林分校 分享至:

冬日悄然至,学习正当时。11月9日下午,南京外国语学校仙林分校三年级“悦雅”学生第二课堂如期开讲。在学校与四2班家长任堃玉先生的通力配合与精心组织下,本次活动有幸邀请到了南京大学气象学硕士,高级工程师,现任南京市气象服务中心副主任——陈曲先生。陈主任从事气象服务及气象防灾减灾工作多年,理论基础扎实,经验丰富。他本次讲授主题是“气象知识”,所讲内容科学性与趣味性兼备,孩子们全程专注听讲,热情高涨。

阴晴雨雪,气象万千,大自然的风云变化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那么气象是如何观测的呢?极端气象带来的灾害又如何防御?本节课就从气象预报制作和气象灾害防御两大板块展开了介绍。

陈老师从同学们熟悉的天气预报说起,借助生动的流程图,向孩子们呈现了天气预报制作的详尽过程。雷达资料、卫星资料、地面观察等数据收集、纵观分析……看似寻常的每日天气播报,背后实则蕴藏着严谨的、多环节的劳动。

想要得到准确的气象数据,科学观测至关重要。陈老师通过一系列示意图及实物图,化抽象为直观,逐一向同学们介绍了全球空基观测系统、静止卫星、L波段探空雷达的工作原理,同时让大家清晰地了解了全国高空探测站和一般性观测站的分布情况。闪电定位、GPS/MET观测站、移动观测车、中国新一代天气雷达网……一个个新鲜名词,一条条图文并茂的讲解,让同学们沉浸其中。

课程后半部分,陈老师为大家科普了灾害性天气预警信号的名称及级别,提醒同学们正确识别气象预警信号是防御灾害的前提。一张张受灾图片的呈现,也是为每一个人敲响了警钟,只有对气象灾害成因及防护措施做到充分了解,才能有效抵御其带来的危害。

在轻松而又活跃的课堂氛围下,我们的家长课堂进行到尾声。尽管只有40分钟,但孩子们收获颇丰。他们扎扎实实地学到了气象预报与灾害抵御的科学知识,领略了气象观测的神奇与有趣,也感受到中国气象学的发展与蓬勃。也许在不经意中,一颗名为“气象科学”的梦想种子已经悄然播种在他们心间。

活动最后,三年级组主任郭莹莹女士为活动发起人任爸爸与课堂主讲人陈曲先生颁发了荣誉证书,对他们的精心准备与无私付出表达感谢。

家校互通,助力成长。家长课堂带领孩子们走进了更为广阔的天地,让他们在聆听中学习,在学习中思考,在思考中感悟,在感悟中创造。相信在这样的家校强大合力下,孩子们必能拓宽视野,增长能力,提升素养,收获自由而又全面的成长!





上一篇:下一篇: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