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10日-16日是第十七个世界青光眼周,今年世界青光眼周主题为:“共管慢病青光眼,留得光明恒久远”。
青光眼是什么?
青光眼是由于眼内压的升高超出视神经的承受能力,长期对视神经的压迫导致视神经逐步萎缩并造成视野缺损的一组疾病。青光眼是全球重要的致盲性眼病之一,并且不可逆。据统计,青光眼的发病率为2.5%-3%左右,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率也逐渐增高,青光眼患者约有30%的人群最终会导致失明。
青光眼常见症状是什么?
急性青光眼表现突然发作的剧烈眼胀、头痛、视力锐减、眼球坚硬如石、结膜充血、恶心、呕吐、血压升高,若得不到及时诊治,24~48小时即可完全失明,但少部分患者对疼痛忍受性较强,仅表现为眼眶及眼部不适,逐渐转移至前额、耳部、上颌窦、牙齿等疼痛。慢性青光眼早期症状有四种:
1、经常感觉眼睛疲劳不适;
2、眼睛常常酸胀,休息之后就会有所缓解;
3、视物模糊、近视眼或老花眼突然加深。
青光眼如何治疗?
目前认为治疗青光眼最重要的是降低眼压,促使房水排出,根据青光眼的类型及病情,可选择药物、手术或激光治疗。
青光眼患者日常生活应注意什么?
1、青光眼患者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注意补充营养,增强体质。多吃含纤维素,维生素c的蔬菜和水果,切 忌暴饮暴食。
2、戒烟,戒酒、浓茶、咖啡、辣椒等刺激性食物。适当控制饮水量,24小时饮水量不能超过2000毫升。
3、睡眠质量较差的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可采取食疗的方式改善睡眠,不宜使用安定等药物,以免导致眼压上升。
4、避免长时间看电视电影,不要随意按摩或触碰眼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