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序逡巡,春光荏苒,又是一年人间四月,又是一年清明时节。你看,处处生气旺盛、吐故纳新,大地呈现春和景明之象,正是郊外踏青春游与行清墓祭的好时分。今朝春风拂面,国旗下肃穆而立,我等青年学子共聚一堂,在追忆与思念中停下脚步、驻足回望,以传承传统文化为核心,重新衡量生命的意义、弘扬中华文化风貌。
清明至,怀亲人。万物复苏,草木葱郁,正是忆古思亲之时。这一天,人们踏青、扫墓,怀念曾经与我们相伴的亲人,追忆赐予我们生命的祖先,这是中华民族重视孝道、慎终追远的体现,也是我们不断校准前行的方向之契机。一年一清明,一岁一追思,当我们学会了以爱告别、以爱相处,除了怀念,更要懂得珍惜当下。
清明至,念先贤。这一天,炎黄子孙礼敬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溯源寻根,凝心铸魂。历经磨难而不衰的中华文明,蕴涵着丰富而宝贵的思想文化遗产。“朝闻道,夕死可矣”的孔子,“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孟子,“精忠报国”的岳飞,“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如满天星斗般傲然闪耀的往圣先贤,给予我们不竭的精神动力。在对传统的回眸中,我们走近历史,原其理、悟其心、行其道,更明白了文化自信从何而来。如今的我们虽无法与他们比肩,但我们可以从点滴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传承这份文化精神。
清明至,祭英烈。青山埋忠骨,史册载功效。百余年的历史长河,哪里没有动人的悲歌,在中华民族从黑暗走向光明的历史关口,无数英烈用赤诚肝胆和青春生命捍卫自己不屈的民族,点燃了通向未来的希望之火。他们中,有觉醒年代里献身信仰的先驱;有战火纷飞中马革裹尸的战士;有隐蔽战线上隐姓埋名的英雄,有为家国安危和人民周全献出生命的楷模。回想他们风华正茂时,为了信仰,奔赴远方,将故乡深藏心底,如今硝烟散尽、国泰民安,他们捍卫的土地,山河锦绣,我们在今天的朝阳下,思念永恒。此刻,惟愿祖国能够从此江山永固盛世如意,英雄的名字和事迹也将永远镌刻在中华民族不断奋进历史的丰碑中,永远留存在人民的心中。
清明,不仅关乎祭祀,更寓含生命哲理与人文关怀。古人云:“生者必有死,往者不可追。”然则对逝者的深深怀念,实则是对生命的尊重与珍视,是对历史的敬畏与传承。巍巍金陵,龙盘虎踞,承载千年古都之厚重,沐浴现代文明之光华,每一块砖瓦皆凝固着历史的记忆,每一寸土地都蕴含着文化的气息。钟山巍峨,长江滚滚,恰似我中华文化绵延不绝,浩浩汤汤。传承中华文化,让金陵画舫的雅致、石头城下的豪情、雨花台上的忠魂,成为激励我们前行的精神力量。忆往昔,诉不尽我们对先人们的无限怀念;看今朝,诉不完我们对明天无限的憧憬;展未来,我们信心百倍,壮志豪情。我们作为肩负未来重任的中学生,当铭记先祖遗训,学习优秀文化,挖掘传统智慧,以古鉴今、融会贯通,励精图治,厚德载物,方不负韶华,不负国家所望。让我们共同扛起传承与创新的大旗,在时代的洪流中砥砺前行,既坚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根本,又勇于接纳世界多元文化之精华,为构建和谐社会、繁荣民族文化贡献青春之力。
在生机勃勃的春天,我们怀着对逝者的思念和敬意,迎接着未来的曙光与可能的挑战。回首来路,我们更加明白从何而来、将向何处;前路漫漫,我们在一次又一次的分离中成长,也在一次又一次的告别中成熟,积蓄力量、辨认方向,走向人生的新一段旅程。值此清明时令,我们接过前辈手中的接力棒,传承华夏之精髓,发扬金陵之荣光,以实际行动书写新一代中国青年的责任与担当!愿我泱泱中华,文化永续,薪火相传!愿我侪青春年少,奋发有为,展翅翱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