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雨辰
南外仙林2020届中德班学生
高中就读于德国施瓦本文理中学
现就读于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TUM)电子信息工程专业

感谢杨老师的约稿,三年高中时光如同白驹过隙,转眼就进入了大学的生活。在此我愿意和大家,也和同样即将进入大学生活的朋友们分享一点经验。
目前我就读于慕尼黑工业大学(Technsche Universität München)的电子信息专业,即Elektrotechnik und Informationstechnik。首先作为一门大热门专业,我们专业今年夏季入学的人数就高达500人,每次坐在教室里(类似于大的报告厅)总觉得人满为患。如果不提前一些入座,基本上只能不得不选到比较靠后的座位。好在上课的屏幕还算大,基本上能满足到每个人的需求。
其次,在第一年每个人都必须通过学校的基础定向考试,也就是所谓的GOP。我们专业第一学年总共有十门课,其中包括了数学,物理,专业课(主要涉及一些信号,计算机方面的内容)。这十门课每门最多只有两次考试机会,如果第二次考试不通过,这一门课会被记为挂科;如果有多于一门考试挂科,学生则不能留在本专业,只能换专业继续学习。但是你所通过的考试仍有概率会被别的专业认可,也算是没有白白浪费时间。
再来说一些关于学校信息以及课程安排的内容。首先对于学生来说最关心的事莫过于上课。基本上每个学校都会有选课的制度,我们学校也不例外。最基本的课程讲座,也就是Vorlesung,会在学校的教务系统上直接安排好。(周五是完全没有讲座的)
一般来说,尤其是工科,理论都是比较枯燥乏味的,即使再厉害的教授他也不能把死的东西讲出花来,所以听完课会觉得收益没那么多,甚至会有不懂的地方。但如果要把基础打牢,还是应该每节课都去,把不明白的问清楚。个人认为,在讲座之外,一些重要的习题课(Zentralübung)以及你自主学习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你的目标只是通过最后的考试,那几乎每一种课的习题课是必去的,而且在课后把不会的做明白,思路理清楚。学校还会安排高年级的学生来当导师上一些习题课,这些课也是自主选择完全免费的,应该多听一听。
我们这个专业所在的校区位于慕尼黑市中心,旁边地铁,公交系统都很方便,所以完全不用担心上学通勤需要的时间过长。学校的环境也很不错,只是建筑和设施相比与Garching校区会稍显老旧。值得一提的是校内的图书馆是预约制的,经常没有座位,必须要提前预约。如果住的地方离学校近的话,我还是更推荐回家学习。吃完中饭以后的Pause时间可以在学校附近的广场散散步,放松下心情,也很不错。



最后,虽然学业很繁忙,但是留给我们自己的空余时间也很多,这对大家的兴趣爱好可以说是非常友好了。以我自己为例,本人热衷于弹钢琴,平时早上如果没课的话,可以早起起来练一到两个小时的琴再去上课。以及周末的话可以去健身房健身,打打球都是不错的选择。我觉得,人最重要的还是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无论学习还是兴趣爱好。如果你对于这个专业没有很大的兴趣或者甚至是怀有负担,你可能需要付出成倍的努力或者承受极大的压力,我认为还是应该三思而后行。发现属于自己的光,干任何事才会觉得事半功倍。

约稿、审核: 杨秀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