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南京仙林外国语学校!

联合教研,教育雅集 ——仙外与海亮“探究智慧教育,开启未来课堂”互访共研之旅

发布时间:2024-05-29 供稿:仙林国际部 分享至:

五月时节,夏木成荫。南外仙林国际高中与海亮教育团队互访共研,主题为“探究智慧教育,开启未来课堂”。两所学校在办学理念、培养目标及亮点特色等诸多方面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此次联合教研活动不仅是一次科教融合的探秘,一次教育理念的交流,更是一场心灵共鸣的对话。


【科教融合之英才大厦】

REC







位于杭州滨江区的“海亮科技大厦”确实让人震撼。大厦以教育科研为核心,是集教产学研于一体的研发基地和实验基地,积极践行“科技赋能教育”并卓有成效,致力于“成为数字校园服务新生态的引领”。阔气的大厦门厅、高端的企业文化、人文的办公环境、热情的接待团队、专业的产品介绍等等都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值得我们细细品味和深度学习。





























【教育共鸣的心灵对话】




海亮教育园是个社区式的大校园,乘坐着校内游览电车,教师们穿梭在这个新颖时尚的校园中,感受着与众不同的设计理念。医院、酒店、宿舍、设备齐全的体育馆,每一处建筑、每一处景观,都仿佛在诉说着“在生活中完成教育”的核心理念。在这里,你仿佛置身于一个微缩的城市,每一个角落都透露出教育的温度。


滑雪馆的演示中,教师们更是被专业又酷炫的演示教师所吸引。他们精湛的技能、严谨的态度,无不展示学校对于教育的认真与投入。这样的教育环境,无疑将为孩子们提供一个更加广阔、更加多元的成长空间。



REC







走在校园路上孩子们自信礼貌,校服的配色不禁让人联想到哈利波特的学院服,充满了神秘与梦幻。这样的设计,展示着学校贴近孩子、时尚年轻的独特风格。



REC







IB语文的课堂教学向我们展示了通过智能化的教学平台,教师在课程设计中更便捷地拓宽知识的边界,实时跟踪学生的学习进度,实现个性化教学。





教育主题交流讲座更是让我们进一步了解“海亮”的教育理念和办学特色。尽管两校地处异地,但教育的理念却惊人地相似——生活即教育,看世界方有世界观,对话远方需要有勇气和力量。都是国际教育的托举者,是学子们寻梦远方的平台。我们甚至在海亮看到了同一句标语——“从这里出发,走向世界”!











More →

(左右滑动效果,获取更多)

【优质高效的深度教研】

两所国际高中的教师代表们汇聚一堂,就有一种天涯遇知己的感受,不在一个城市,面对的却是同一个培养方向,一同在陪伴一样青春的学子,一同在守望一样的梦想,这是一次教育的雅集。





























在教研活动中,我们深入探讨了国际课程的立体化、多样性和丰富性。国际课程的设计不仅提供了广阔的视野和丰富的知识,更重要的是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尝试机会,让他们能够找到自己的发展点和兴趣所在。


中澳项目研讨组

国际高中杨海东老师详细介绍了中澳项目的各方面情况,包括毕业生录取情况、专业方向、课程设置、英语特色教学、社团活动、新大预科考试安排、招生规模变化和学生生涯规划服务。在问答环节中,杨老师回应了关于教师发展计划、学生选拔机制、课程分配方式、普通班与强化班的申请结果、设计方向课程设置以及新大预科成绩与VCE成绩在申请澳洲大学时的优势比较等问题,展示了中澳项目在教学质量、师资力量、学生选拔和培养等方面的特色和优势。


中美项目研讨组

双方代表教师分别介绍了中美项目及各自学校的教师团队,探讨了社团、选修课设置以及教务系统(如校宝)的使用情况。此外,还深入交流了学部组织构架和管理经验,特别是海亮教育在生涯规划团队和人才培养方面的先进做法。此次交流为双方教学团队带来了丰富的新思路与启示。

中英A-LEVEL项目研讨组

参研教师针对自己任教学科进行自我陈述后,仙林A-Level项目协调员王卓亚老师介绍了我校A-Level方向学科教学的大致情况,谢照银老师就A-Level项目学生管理做了非常有经验的分享。来自海亮教育集团的老师们在我校老师分享的过程中,随时提出问题,现场讨论气氛热烈,老师们各抒己见,彼此分享教育教学中的经验和做法。两校教师利用此次交流机会,积极相互学习,从教学中怎样体现国际课程教学理念到学科素养如何落实;从A-level考试特点解读到如何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从课堂内容选择、问题合理设置到难易程度把握等环节。大家谈体会,提建议,说收获。本次的交流讨论活动给自己今后的教学带来了新思想、新方法和新的课堂架构方式。让老师们在教学研究讨论中开阔了眼界,活跃了思维,促进了自身专业成长和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



行政管理研讨组


邹正校长代表学校对于海亮外语中学和海亮科技集团的领导、专家和老师们的回访表示热烈的欢迎。邹正校长提出,当今“时代需求与教育结合”的教育理念。他期望参与联合教研的老师们能聚焦办学理念、课程建设、管理亮点、生涯规划以及升学指导等重要领域,开展一场深入而富有成效的交流活动,同时也期待大家能取长补短,加强交流,共同进步。

在办学理念的探讨中,海亮科技集团分享了其“数智五育”学生发展解决方案,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而南京外国语学校仙林分校则阐述了“全面发展,自由成长”教育理念,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全面素养提升。双方在理念的碰撞与融合中,汲取着彼此的智慧。



REC







在行政管理研讨中,双方就教学、管理、科技在教学、电子产品管理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如合理使用电子产品、保障学生的学习效果、提升住校生公寓管理等。对此,两校的行政管理者分享了自己的经验和做法,共同探讨如何更好地利用科技手段提升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





不同国家的教育体系和文化背景为学生的成长提供了多元化的选择,但也带来了诸多挑战。更好地融合不同国家的教育理念和资源,让每一个学子去远方看世界,回祖国圆梦,成为有国际眼界、有世界胸怀、有中国灵魂的人是我们南外仙林,也一定是海亮教育者们共同的梦吧!

【联合教研教师感悟(部分)】
姜仕华

企业家办学的经验海纳百川,融汇众流。坚持“以人为本”管理理念。崇德向善,情怀桑梓,坚持“功德为先”价值理念。把对社会的贡献作为企业的永恒追求,开展教育救助、孤寡赡养、特需儿童关爱、扶贫济困等一系列社会公益善业,彰显企业社会责任。海亮教育集团坚持“精品化、特色化、国际化”的办学定位,坚守“为国育才、为民育人”的办学使命,秉承“人皆英才、人人成才”的核心理念,推进海亮创新英才培养工程,培养具有“中国心、民族魂、世界眼、国际范”的现代公民,培养具有“一等人品、一等体魄、一等学识、一等情怀”的创新英才。

刘昭才

我们主要参观了海亮外语学校的一些功能性场馆和设施。第一个是他的专业的室内球场,球场规模宏大,应该与职业篮球赛的场馆规模不相上下。最主要的是,通过他们的介绍,了解到,他们不仅是在硬件设施上舍得投入,更是在软件的配置上舍得下功夫。学校有自己的球队,配备了专业的篮球教练,球队能得到专业性的指导和训练。他们还有一个标准化专业性的室内游泳馆,尽管没有听到关于游泳馆的介绍没看到游泳队的训练场景,单单从游泳馆的设备配置就能感受到它的正规、标准、专业。       

很多时候,老师们想借用PPT、AI生成制作等先进技术提升教学的新颖度、趣味度、有效度等等,要不仅靠自己费尽心思,耗费时间,制作出来的课件还是差强人意,效果不能让自己满意,如果有个专业的研发团队能及时提供或帮助老师们解决这些问题,打破新教学手段的技术阻隔,老师们使用新科技的积极性会大大提高,学生学习参与的积极性也会大大提高,全新高效的新教学模式也就会水到渠成地得以实施和推广,这将大大地提高新科技时代的教育效度。

刘璐瑶

强化教师培训和国际交流。海亮集团的教师通常具备国际教育背景,或者有过国外教学经验,这为学校带来了丰富的国际视角。我们可以设立定期的教师国际交流项目,提供海外研修机会,同时引进国外优秀教育资源和教师,以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和国际化教学能力。数字化转型:海亮集团的IBDP公开课充分体现其先进的教育技术和数字化工具在教学领域的运用,我校也可采取一系列措施来促进数字化转型,提高教育效率和学生的学习体验。例如增加教师数字化培训,在课堂普及iPad,用于互动教学。

杨秀梅

最吸引我的是观摩海亮外语中学辛晓明老师的公开课教学:小说中典型人物的塑造——以卡夫卡《变形记》中格里高尔为例。下面我将重点谈谈印象最为深刻的几个方面。在备课中,老师准备了两份关于“典型”的文献,研究有理论支撑,电子教案,DP A文学研究模型及DP中文A《文学指南》,《变形记》小说电子版及几个用于本节课教学的片段等。备课中,海亮集团研发对于老师的信息获取提供了很多平台,老师也具有很高水准的信息分析获取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吸引我的是课堂里老师的PAD可以通过投屏器实现在小组讨论的时候同时将每个组讨论的过程呈现在大屏上以及类似于弹幕的学生即时发言板块同时呈现到大屏,这样能够让每个学生的思考都能被看得见,也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感。观摩此堂课的教学,还有一个很深的感受就是真正实现了学习能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不再囿于课堂。这是一个很难得的开拓眼界的学习机会,深深感受到了科技赋能教育的魅力,期待有更多这样的学习机会。

朱永娇

海亮外语中日日语项目开设数量为6个班(整个学校近18个班左右),相比于我校两个班(5个班)规模很大,而且其中还设立了一个英才班,针对具有较高日语水平的学生设“拔高班”,分层教学。我校在高一下学期推行的HSP同样是将程度好的学生选拔出来,小班教学,冲刺日本名校。海亮外语中学在招生阶段就设立相应“门槛”设立精英班和我校根据大半年学习成果选拔出拔尖学生成为HSP,在日常教学和管理方面肯定是不同的,如何跟高效地助力这些优等生冲刺名校,是日后应该学习讨论的问题;其次,海亮外语中学日语项目的同学在日语作文大赛中取得优异成绩,今后我们也应该组织学生多多参加各种赛事,提高学生综合素养的同时提高学校的知名度;最后,我想通过两校对口交流时围绕日语课程设置、课后辅导、辅助教学手段、如何提高听力,高效分层教学等较为具体的问题展开更为深入的讨论。     

学生的需求就是我们努力的方向:在教研过程中,得知因为学生有需求海亮外语中学刚刚开设了DP课程,设立了日本项目的艺术班。在未来,随着老龄化及少子化等社会问题的凸显,教育将面对更多的挑战,那么如何“危”中求“存”是大家常常提到的问题,海亮集团的做法也给我我一些思索,从大的方面分析学生的需求,为学生提供适合自己的班型、个性专属的教育规划,从小的来说就是面对每个学生能够因材施教,认可包容他,扬长避短,助力学生成长。

陈进云

海亮教育集团不仅以其宏大的校园规模吸引了我,更以其先进的教育理念、完备的设施和独特的培养模式让我为之赞叹。一进入校园,我就被其宏大的规模所震撼。校园内山水相依,绿树成荫,一座塔楼矗立其中,校园内的配套设施一应俱全,从教学楼到酒店,从医院到体育馆,每一处都体现了学校对于教育资源的投入和重视。其次让我印象较深的是语文老师的公开课,听完后我深受启发。这位老师不仅在教学上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还非常熟练使用IPAD,储存很多的教学资源,上课随时调用,即时投影学生作业,以适应信息化时代的需求。此外,学校的体育类培养模式也很独特。在参观体育馆时看到的篮球课很专业,学校拥有顶级的国家级教练团队,不仅具备专业的知识和技能,更有着丰富的教育经验。在这样的团队指导下,学校能够培养出杰出的体育专项人才,也能在体育领域取得优异的成绩。

豆大洋

我们在小会堂听了海亮外语中学的领导们给我们就国际高中教育做了分享。从他们的班型、招生人数、申请成果等方面做了介绍。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学校的语言教学和课程设置。有我喜欢的西班牙语,高一高二都开设英语课程,日语班级居然有6个!还有系统化的EJU教学。当然我也没有被这些数据所惊吓到,因为我也冷静思考了一下我们的优势:在近20年的办学时间里,我们拥有了优质的教师队伍,比较成熟的管理体制,亮眼的申请成果,如今年的ACT12年级大美的申请,给了我很大的惊喜!我们的日语HSP也是相当的严格要求。他们有西语,我们则有德语。在这方面我们不相上下!虽然我来的时间不长, 但是也足以让我有一种骄傲的感觉,学部让我很有归属感!

戴纬

智慧教育这一理念提出已久,随着科技的进步,许多国家和学校都将智慧教育作为教育改革的重点,围绕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以智能设备和互联网等为依托,构建智能化、数字化、个性化的现代教育体系。以我们学部为例,电子智能黑板、校宝平台、学生端MAC、教师端MAC等设备与科技,已经成为日常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次在海亮外语中学的观摩课,让我对智慧教育的概念有了新的认识:科技与设备只是载体和手段,使用高科技设备不等于智慧教育,智慧教育重在合理、有效使用科技去表达教育的内容与内涵。      

智慧教育重在内容,未来课堂不缺乏技术,而是需要教师思考:如何将科技和想要传达的知识、理念与教学目标有机融合,并以合适、有效的方式进行呈现。科技的智慧是人赋予的,智慧教育中的智慧体现的是教育者对科技与教育二者关系的思考,以及在此基础上合理运用科技、达成育人目标的实践。反思自身,我将回归教育的本源,思考所教科目的教育目标、内容与内涵,思考教育教学中科技应该扮演怎样的角色,紧密围绕教育的主题与目标去设计每一节课,让科技为内容服务,提升学生的学习体验和学习效率。

薛海霞

格局和视野有助于提升教育理念。参访过程中海量教育集团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不仅是需要观光车助力的开阔校园,也不仅是随处可见的丰富高端的硬件设施,更是世界500强企业的视野和格局背景下的理念。这些理念表现在为老师们准备母亲节鲜花的人文关怀,表现在每月两次可以听学生和老师吐槽并且问题都有回复的胸襟和务实,表现在教研组讨论通过的事情校长也无法改变的信任和智慧。这些让我猜测是不是有着跳出教育圈子局限的视野会让教育工作者看得更高远,想得更深透,因此反而有可能更尊重教育规律。     

科学合理的课程设置非常重要。听的这节语文课是IB项目的课程,是小说欣赏,从课堂内容和问题及作业要求来看,是有一定深度的,有利于激发学应有的相应思考能力和研究性学习的能力。在课程介绍时得知,他们的课程是在国内普高课程和项目课程的结合,具体课表不得而知,但学生的课程要求估计不低。从听的语文课堂来看,对学生和课程内容的深度都有较高要求。

王兆丽

此次联合教研,收获颇丰。课程建设方面,两校都展示了其丰富多样的特色课程,这些课程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知识视野和实践机会,引起了与会者的浓厚兴趣。双方就课程设置的合理性、创新性以及与时代需求的契合度展开了热烈讨论。行政管理方面,两校分享了其在学生管理、教师激励等方面的成功经验,为两校管理水平的提升提供了宝贵借鉴。关于生涯规划,两校详细介绍如何通过专业指导和丰富活动,帮助学生明确职业方向和发展路径。海亮科技集团还通过PPT展示,分享了教育数字化其在生涯教育资源整合方面的经验。在升学指导环节,两校都展示了各自完善的指导体系,包括信息提供、志愿填报指导等。双方交流了如何更好地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升学建议和支持。此次交流活动为两校搭建了一个相互学习、共同进步的平台。双方加强合作与交流,把这些宝贵经验融入到学校的发展中,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为学生们创造更加优质的教育环境,助力他们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展翅高飞。相信通过这样的交流互动,两校的教育事业必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和辉煌成就。

在跨越国界的智慧交融中,

我们如同织梦者,编织着多元文化的教育锦缎。

面对挑战,我们携手前行,

去探索、创新,让每一位学子找到属于自己的星辰大海。

而我们,

也去圆一个教育梦。


文   字: 杨海东   陈进云   梁  笑   

             杨秀梅   王兆丽  等

组   稿: 刘丽鸿

图   片: 宋国斌   杨海东

编   辑: 郭  凯

审   核: 沈一飞  杨秀梅



  





上一篇:下一篇: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