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日下午,小学部科技节系列活动之“挑战不可能”在小剧场举行。一系列神奇的大气压强实验,吸引了二年级学生们好奇探索的目光。
此次活动通过四个实验,生动诠释了大气压强的奥秘与应用,展现出自然法则的无穷魅力。
一、手吸易拉罐:微观引力的宏观数码
首先登场的手吸易拉罐实验,凭借简单却直观的手段,揭示了大气压强的隐匿力量。实验者仅需将手掌紧密封盖易拉罐开口,稍作抽气后松开,便可见易拉罐如磁石般牢固吸附于掌心,即便倒置亦难脱离。这背后是因内外气体压差所形成的强大吸力,充分说明了大气压强在日常生活中的普遍存在及其显著影响。
二、马德堡半球重现:吸盘拔河的现代解读
继而,马德堡半球实验原理的吸盘拔河环节将活动推向高潮。两组大型真空吸盘相扣,即使数人合力试图分离,亦难以撼动分毫,生动再现了十七世纪德国市长奥托·冯·格里克的著名演示。此实验不仅复现了历史上关于大气压强的重大发现,也进一步阐明了在极端条件下,大气压强能够产生何等惊人的物理效果,令人叹为观止。
三、红酒杯承重:轻盈载体的超凡负载能力
红酒杯承重实验,则以一种近乎艺术化的表现形式,展示了大气压强的另一番景象。一张纤弱的餐巾纸片置于杯底,竟能承受层层堆叠之书本的重负而不垮塌,完美诠释了大气压强在细微之处的稳固支撑作用。
四、尖叫的瓶子:声学共鸣与大气压强的交响乐章
最后上演的尖叫的瓶子实验,堪称视听感官的极致享受。科技馆老师通过神秘手段,使得原本寂静无声的瓶子发出了一系列高低错落、宛转悠扬的声音。这一过程不仅直观展示了大气压强与声学现象间的微妙互动,更为二年级全体师生献上了一场融合科学与艺术的视听盛宴,让人深切感受到自然界和谐律动之美。
科技节活动之“挑战不可能”大气压强实验秀,以其匠心独运的设计与丰富多元的内容,不仅为学生们提供了一次近距离观察自然规律的良机,更有效地激发了学生们对基础物理学的浓厚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