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素养之真,探教学之道

---初三年级组英语优质课决赛活动

发布时间:2024-12-06 供稿:南京外国语学校仙林分校 分享至:

本年度英语优质课大赛初三组决赛于2024124日上午举行。白琪、朱晨和孙静三位老师在初赛中脱颖而出,成功进入决赛。本次决赛的教学内容译林版《英语》年级上册第单元复习课。

 

第一节课授课教师老师的课程设计颇具创新性。她通过细致分析写作文本,将单元所学的知识点进行有效整合,以作文升格形式呈现。教师在帮助学生巩固了知识的同时注重提升了学生的写作技能。白老师将阅读、讨论和写作相融合,指导学生理解写作结构和技巧。在评价方面,教师也使用了学生互评和自评等多种策略,建立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机制,促使学生不断改进。

 


第二节课授课教师朱晨老师的课堂内容充实,对单元整体有着深刻的把握,能够全面覆盖单元内容。朱老师的教学方法有助于学生建立对单元主题的深入理解。教师利用本单元的语篇材料创设情境,通过实际语境中的句型操练,帮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和感受本单元知识内容朱老师的课堂突出了主题意义引领下的单元整体,从而提升了复习效率。

 


第三节课授课教师老师的课堂以真情境、真交流、真学习为核心,通过创设真实的语言环境,形成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模式。孙老师注重情境的创设,助力学生在理解与表达的活动中整合性的理解和运用语言和知识。教师的课堂活动设计,引导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体现学用结合、知行统一,达成深度学习和素养培育的目标。

 


课后南外本部专家老师提出的建议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指导。在设计单元复习课时,应遵循一条主线和一个整体情境的原则,确保所有教学活动都围绕主线和情境展开,为最后的产出活动做铺垫。此外,在设计单元复习课时,教学主线的确定也是至关重要的。教学主线可以理解为贯穿整个教学单元的中心思想或主题,它为教学活动提供了方向和焦点。这条主线应该能够将不同课时的教学目标协同起来,使教学内容前后连贯、逻辑一致,从而体现单元教学的整体性。

 

附:听课教师课后感想

在本次优质课比赛 9A U6 TV programmes 的三节复习课的听课过程中,我收获颇丰,对复习课的教学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思考。三位老师的课堂既有共同点又呈现了各自的教学特色。

首先,三节课的教学目标都非常明确,三位老师紧扣本单元关于电视节目类型、特点以及电视观看习惯等相关重点知识,设计了一系列环环相扣的教学环节。从词汇回顾开始,通过形式各异练习,迅速激活了学生的基础知识记忆。例如,孙静老师利用视频展示了不同类型的电视节目,让学生说出对应的英文单词及其特点,这种直观的的方式不仅帮助学生复习了单词,还强化了他们对词汇与实际事物联系的理解。

在语法复习环节,三位老师对本单元涉及的条件状语从句进行了系统的复习。她们不是枯燥地重复讲解语法规则,而是结合大量的例句,让学生在实际语境中体会条件状语从句的用法。同时,创设了针对性的情境,让学生沉浸式地进行改写句子、翻译句子等活动,及时巩固和强化所学语法知识。

课堂互动性强是三节课的另一个共同的亮点。三位老师积极引导,让学生分享自己对于电视观看习惯的看法和建议,并运用本单元所学知识进行描述。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积极参与,不仅锻炼了英语口语表达能力,还培养了合作学习的精神。例如,白老师的课上,学生们就看电视的优缺点进行了一次辩论。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们开动脑筋,畅所欲言。朱晨老师让学生给不同电视观看习惯的学生提出合理的建议,这个活动让学生更有参与感,也更愿意表达自己,进一步拓展了他们思维的深度和广度。

总之,三节复习课为听课的老师们提供了很好的教学范例。复习课不仅仅是知识的简单重复,更应该是一个系统梳理、巩固提升、拓展延伸以及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过程。在今后的复习课教学中,我将借鉴这些课的优点,努力提高复习课的教学质量,让学生在复习中真正有所收获,为他们的英语学习打下更坚实的基础。  (缪靓)

 

本周三我聆听了我组三位赛课老师的公开课,我对三位老师的教学方法体会颇深。以下是我的一些听课心得:

首先,从教学目标来看,三位老师都强调了对本单元学习内容的复习和应用,这包括描述电视节目的表达方式、电视节目对观众的影响、以及如何发展健康的观看习惯。白琪老师特别强调了写作结构、内容和语言的改进,而孙静老师和朱晨老师则更侧重于电视节目类型的回顾和描述,以及条件状语从句的掌握。这些教学目标不仅涵盖了语言知识的复习,还包括了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写作的培养,体现了全面提高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教学理念。

其次,教学流程的设计各有特色。老师通过引导学生评价文章、讨论改进方法,以及通过填空和小组讨论等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提高。老师则通过休闲谈话、电视节目类型的回顾和描述,以及小组讨论等方式,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复习和应用所学知识。而朱老师老师则通过复习电视节目类型、条件状语从句的规则探讨、以及剧本创作等活动,让学生在更广泛的语境中运用语言。这些教学活动的设计既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又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

这三节课都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和写作练习,全面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作为听课者,我深受启发,认为这些教案在实际教学中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值得学习和借鉴。  (李楠)

 

 


上一篇:下一篇: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