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用力走向用心,做最美的风景

—— 小学部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初班主任会议纪要

发布时间:2025-02-19 供稿:南京外国语学校仙林分校 分享至:

 

从用力走向用心,做最美的风景

—— 小学部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初班主任会议纪要

为推动和促进班主任队伍建设,切实提升班级管理水平,为新学期班级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筑牢坚实基础,2025  2  18 日下午,南京市仙林外国语学校小学部在东区二阶召开了班主任期初工作会议。本次会议由大队辅导员黄婷婷主持,魏环君主任、大队辅导员徐荣花以及全体班主任共同出席。

“有人放烟花,有人追晚风;借一缕时光,捧一片星空;停一停,等一等,别匆匆。”黄婷婷老师以春晚王菲演唱的《世界赠予我的》这首歌为切入点,深情地谈到,感恩万物,才是生活的温柔底色。对于教育工作者而言,教育既赋予我们高光时刻,也会带来低谷时期。在教育生活中,困难与挫折常常不期而至,比如,教师们勤勤恳恳工作,可成效却与期望相差甚远;认真撰写教研文案,却始终未能获奖;用心栽培的孩子,成长速度却较为缓慢等等。然而,生活中的每一个瞬间都值得我们用心去感受、去珍惜。因为从用力走向用心的过程,本身就是一道最美的风景。


“造梦者造了好梦,值得我称颂。”本次活动的第一项议程,德育处特别邀请了三位 “造梦者”——吴宇烽、陈琛、于玲玉老师,为大家分享他们的教育故事。他们如同辛勤的工匠,用知识的砖石为学生搭建起梦想的桥梁,鼓励学生们勇敢地追逐梦想,即便前方路途遥远且充满未知。

吴宇烽老师汇报的主题是《解锁沟通密码,助力他逆袭成长》。吴老师详细介绍了如何运用 “5W1H” 沟通公式,即明确沟通目的,选择合适的时间、地点和方法,用心倾听,巧妙引导。通过这个公式,吴老师成功打开了一名问题学生的心门,帮助其实现了蜕变。一个孩子的转变,不仅成就了他自己,还激励了更多同学,共同营造出积极向上的学习环境。的确,每个孩子都蕴藏着无限的潜力,只要我们掌握良好的沟通技巧,就能助力他们释放潜力,实现自我成长。让我们在沟通的道路上不断探索,成为学生成长路上的引路人,用耐心和智慧点亮每个孩子的未来。


陈琛老师讲述了她与学生小栗之间的育人故事。两年前,小栗是让所有老师都头疼不已的捣蛋鬼。作为班主任,陈老师经历了 “烦:频频惹事”“苦:无计可施”“通:走向反思”“爱:共同成长” 这四个阶段。在她和家长的共同努力下,小栗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这个转变过程虽然充满艰辛,但却让陈老师收获了教育的幸福。听到家长的认可,看到学生的进步,这不正是教育工作者努力的意义所在吗?他们之间的故事,也让所有班主任深刻认识到:一名理想的教师,应该是充满爱心、深受孩子尊敬的。教育是一门需要耐心的艺术,更是一门爱的艺术。


接着,一年级的于玲玉老师带来了《心平气和的一年级》主题讲座。于老师从 “班级管理” 和 “家校沟通” 两个方面,分享了如何构建一个健康的班级生态圈。于老师的班级管理方法实用有效,营造出积极温馨的班级文化氛围;在家校沟通方面,她真诚且富有艺术性,沟通内容针对性强,赢得了家长的支持和认可。于老师娓娓道来的讲述背后,饱含着对孩子的爱心、慧心和责任心,也引发了班主任们的强烈共鸣。虽然我们的教育工作或许没有惊天动地的成就,有时甚至不被他人理解,但学生们那一双双明亮的眼睛,一句句温暖的问候,早已让我们的努力与坚守变得无比珍贵。


教育之路并非总是一帆风顺,学生们会遇到学习上的困难,我们教师也会面临教学上的挑战。但正是这些困难和挑战,让我们学会了坚持与耐心,让我们懂得在挫折中寻找成长的机会。每一次帮助学生克服困难,看到他们脸上重新绽放自信的笑容,那种感觉就像风铃响起,填满了我们内心的空缺,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教育的真谛——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心灵的治愈与成长。

会议的第二项议程是颁发杰出贡献奖。大队辅导员徐荣花老师为陈静、刘雯雯老师宣读颁奖词:“她们,以音符为笔,以光影为墨,在教育的沃土上书写诗篇。陈静老师,字句铿锵,将童真谱成跃动的旋律,让校歌承载文化的根脉;刘雯雯老师,匠心独运,以镜头定格成长的轨迹,用画面镌刻集体的荣光。一歌一影,一静一动,她们以赤忱浇灌艺术的种子,让稚嫩的声音响彻云霄,让蓬勃的身影辉映未来。致敬教育路上的光影诗人,以热爱之名,让传承与创新在此刻交响!”



罗学潮老师为朱名老师宣读颁奖词:“三尺讲台镌刻初心,万里宣讲传递星火。朱名老师,以赤诚为炬,燃亮师德之光;用信念作舟,摆渡教育之魂。讲堂内外,他以言传身教唤醒万千热忱;城市之间,他携精神火种照亮同行征途。润物无声,滋养师风根脉;躬身力行,铸就时代标杆。致敬教育路上的点灯人,让理想与使命在传承中生生不息!”



最后,魏环君主任就开学工作进行了相关提醒和布置。


魏主任结合教育实际,向老师们提出工作要 “从用力走向用心”,鼓励班主任们成为校园中最美的风景。魏主任对班主任们提出以下几点要求:

一、落实安全教育,尽职尽心尽责。安全无小事,事事皆需放在首位。开学第一周、第二周、第三周,各班要认真上好安全主题教育班会,并将学习内容和过程简要分享给家长,邀请家长协同关注,配合老师加强安全教育。同时,修订班规,增添关于安全活动的内容。班级增设安全管理员,负责在课间和活动时间提醒督促同学们安全活动;各班落实值周班主任坐班制度,将值班表张贴上墙;定期自查安全漏洞,做到防患于未然。

二、育人先育德,不唯分数论。要善于发现学生的成长,充分发挥榜样的力量。1. 年级和班级设立《最美的风景》展示台,及时捕捉学生成长的美好瞬间并展示出来,给予学生鼓励。2. 开展美德宣讲活动,传递正能量,引导同学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进一步推动校园文化建设,让美德之花在校园处处绽放。3. 每班推荐一位悦雅少年。

三、家长慧合作,沟通用真情。整合家长的力量,让育人工作更加轻松高效。1. 借助学部搭建的平台,实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2. 充分发挥家长的力量,利用 “自己人效应”。3. 认真做好家校沟通记录,避免厚此薄彼。4. 给予家长有效指导,避免抱怨指责。5. 继续分享悦雅微语。

四、提升专业素养,站稳班级管理的一方天地。

五、提升自己,引领学生。教育最大的慈悲,是让每个平凡的生命变得非凡。魏主任指出:未来的班主任将站在传统教育智慧和前沿技术的交汇点上,不仅需要掌握数据分析、元宇宙教学等新技能,更要坚守教育的人文本质。这种角色演变不是替代,而是进化——用科技延伸教育的影响半径,以人性守护成长的温度,最终培养出既能驾驭智能工具,又具备人文情怀的完整的人。

最后,魏主任和大家分享了她的感受:教育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学生的转变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遵循学生成长变化的规律。因此,教育不可急功近利,何况教育效果本身就具有迟效性。提升获得感,注重对自我在工作中的付出和努力的认可度,有助于打破固化的定势思维,促进成长型思维的发展。面对无法立竿见影的教育效果,若能换之以成长型思维,我们就会相信学生的变化是循序渐进、潜移默化的,相信班主任的能力也具有可发展性,师生都可以通过持续的努力学习不断进步。班主任一旦重塑信念,保持不断进取、永不满足的精神状态,勇于接受工作中的不确定性变化和挑战,善于从失败中汲取经验,就能增强自信和动力,积极应对各种压力。唯有热爱,可迎万难。怀抱着对班主任工作的热爱与满足,不断培育获得感,将让我们在压力面前举重若轻、砥砺前行。

风劲帆满图新志,凝心聚力启新程。此次期初班主任工作会议的召开,进一步明确了班主任的工作职责,激励大家从用力走向用心,启航新征程。在这条既平凡又伟大的教育之路上,南京仙林外国语学校的班主任们将继续用爱浇灌希望,用智慧点亮未来,与学生一起,书写属于他们的教育篇章,成为校园中最美的风景。



上一篇:下一篇: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