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来满山皆秀色,时光恰好正当时。我们在时光里赶路,在教研中成长。3月17日,王倩特级教师工作室与雨花台区小学美术联合教研活动在雨花台区实验小学善水湾分校举行。本次活动的主题为践行核心素养,共创美育新篇章。
第一节课分别由南京仙林外国语学校小学部的王思成老师和雨花台区实验小学善水湾分校的夏兰老师执教。
王思成老师带来的是四年级上册《罐和壶》第一课时。课程伊始,王老师出示罐和壶实物,让学生带着问题观察它们的外形区别,由此导入课程。接下来,王老师带领学生走进博物馆,欣赏不同时期的罐和壶,学生观赏并从自己的视角总结了不同时期的罐和壶的特点,王老师再以图片中的壶举例,让学生对比观察壶身的形状,并出示各种千姿百态的罐和壶图片,通过提问让学生们了解罐和壶的造型和纹样,感悟它们的独特美感。在赏析完学生作品后,王老师通过课堂示范让学生们掌握罐和壶的绘画方法,启发同学们思考如何用彩纸剪贴和画笔添画的方法去表现各种各样的罐和壶,最终,每位同学都完成了一幅风格独特且情感交融的罐和壶作品。这节课不仅让同学们对罐和壶产生了深厚的感情,更激发了他们对传统文化以及生活细节的热爱与探索,促进了审美素养的提升。
夏兰老师执教三年级下册《怪兽奇想》一课,课堂中夏兰老师带领学生欣赏了国内外经典电影中的怪兽,如海夜叉、结界兽、史莱克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整堂课学习氛围浓厚。夏兰老师利用“扭蛋机”游戏,逐步突破教学重难点,耐心引导学生用绘画语言表现自己的奇思妙想。
第二节课分别由南京仙林外国语学校小学部的吴丹老师和王玉晶老师执教。
吴丹老师执教一年级第三单元第一课《像什么》。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艺术作品,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并通过撕纸联想活动让学生体验创作乐趣。学生们大胆撕出纸片,根据形状进行联想和添画,创作出个性十足的作品。课堂充满创意与互动,学生们不仅学会了“依形联想”的创作方法,还锻炼了表达与分享能力。通过这节课,学生们认识到艺术源于生活,生活中的小物品也能成为创作灵感。这堂课不仅是一次艺术实践,更是一次心灵的启迪,为学生们打开了艺术世界的大门。
王玉晶老师执教五年级下册《青铜艺术》一课。王老师将这一课进行大单元设计,置身于“像艺术家一样创作”的过程。王老师在第一课时已让学生了解青铜器的种类、造型、色彩、纹饰等,并完成粉印纸版画的画稿和刻版步骤,本节课以“复刻青铜艺术,创国潮文创”为主线,通过“文化感知、技法实践、创意应用”三步展开,王老师以结界兽的视频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继而通过温故知新的环节带领学生回顾第一课时的知识点,结合视频让学生了解范铸法与失蜡法,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青铜艺术特质与文化内涵。王老师以粉印纸版画拓印青铜器的形式呈现作品,让学生感受青铜艺术的造型美、纹样美、色彩美。体验到博物馆中的青铜器也可以渗透进生活中,青铜文化无处不在。
第三节课分别由南京仙林外国语学校小学部的葛含之老师和雨花台区实验小学善水湾分校的巢佳丽老师执教。
在葛含之老师执教的《罐与壶》特色陶艺课中,学生们化身"小小考古学家",通过动态复原的彩陶残片开启探秘之旅。在对比观察新石器双耳罐与元代青花罐时,解析造型、纹饰与功能的关联,触摸中华造物智慧。教师精准示范泥条盘筑技法,重点演示泥片衔接与器型把控要领。实践环节,陶泥在指尖流转成型:或塑成带浮雕纹的陶罐,或设计既有传统韵味又充满个性的创意紫砂壶。在展示与评价环节,学生们满怀自豪地展示自己的作品。同学们在交流中相互学习,教师的总结评价则为学生们指明了努力的方向。最后,在知识回顾与拓展环节,学生们对陶艺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他们不仅了解了陶艺的历史文化内涵,还体会到了传统艺术在现代生活中的价值。这堂课以"器"载道,通过"观察-解构-重构"的学习闭环,让陶艺不仅是泥与火的交融,更成为文化基因的当代萌发。孩子们在塑形造物间,既习得传统技艺精髓,更培育出"设计思维"与"工匠精神"的萌芽。
巢佳丽老师执教二年级下册《花儿朵朵(一)》一课,课堂中巢佳丽老师带学生们欣赏了各种各样的花朵,用巧妙的方法让学生学会画花。通过视频等多媒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分析花朵的生长规律。巢佳丽老师用手工花束作为作业,新颖特别,耐心引导学生用绘画语言表现自己的想法,学习花儿的精神。
几节课后,大家齐聚一堂,专家老师们也对此次活动进行了点评。江苏省美术特级教师王倩老师首先高度赞扬了雨花台区实验小学善水湾分校的教育理念、培养目标以及育人方式,同时对所有授课老师的敬业态度予以肯定。王特强调了教学评一致性的实践意义,认为教学设计应与评价策略相结合,以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思维导图为框架,确保教学目标与评价内容的一致性。
雨花台区美术教研员王彪老师强调了教学评一致性的核心理念,他指出所有学科都应遵循这一课表要求。同时,王老师强调了深入研究核心素养的重要性,并提倡教师在备课时应深入理解课标,避免偏离教学目标。
不负韶华研更进,听评互学共成长。每一堂课都是一种磨砺、一种收获、一种成长。希望每一次教研都能让老师们得到思考与自我提升!
撰稿:王玉晶
摄像:王玉晶
审核:王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