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这晨光熹微的操场上,不知诸位是否察觉秋光已悄然铺展于校园的每一个角落?它藏在校门口梧桐树的掌状叶尖——先晕开浅浅焦糖色,再层层铺展如金箔般璀璨,微风拂过,叶片轻摇;它栖于食堂旁的桂树枝头,风过处便漫溢开清甜的桂香,那香气中还夹杂着图书馆飘来的书卷气,让整个校园都浸润在秋的雅致与静谧里。这般景致,恰似《红楼梦》中“秋光叠叠复重重,潜度偷移三径中”的诗意画卷,当课本里的知识与这鲜活的秋日胜景相逢,一场满载惊喜与思考的研学之旅,便成了我们对话自然、叩问真知的绝佳契机。
同学们,大家可知古人如何在秋日里探寻自然的奥秘?范仲淹登岳阳楼,见“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不仅挥毫写下“先天下之忧而忧”的千古绝唱,更于洞庭湖畔的朝暮变幻中参透“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人生哲思;徐霞客踏遍山河,在秋高气爽时跋涉山川,见“秋光澄碧,万峰堆翠”,赏“霜叶初丹,枫林尽染”,他顶风冒露,攀险峰、涉湍流,以脚步丈量大地脉络,用笔墨细致记录岩石肌理、植被分布,终成《徐霞客游记》这部地理学鸿篇;
他们的足迹昭示我们:自然本是一部包罗万象的百科典籍,每一寸土地都藏着学问,每一处景致都含着真理,正等待我们以研学为钥,带着好奇与敬畏开启真知之门。本次“与光同程,宁聚秋时”秋日主题研学重在引导我们以“追光者”的身份,走进自然场域,观察光的现象、理解光的能量、感悟光的智慧。通过寻秋探索,学会发现美、记录美,成为探索自然,热爱真理的行者。另一方面,研学活动依托南京六朝古都深厚的文化积淀,带领同学们踏访文学踪迹,感受南京这座城市独特的自然风貌与人文气息。
亲爱的同学们,秋日研学的序曲已悄然奏响。上周,初一学子作为研学先锋队,率先奔赴三国村开启了两天一夜的劳动教育实践之旅。他们躬身体验农耕劳作,亲历“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的质朴意趣。今日,研学的热潮持续涌动——初二学子将奔赴银杏湖,在满目金黄的诗意画卷中感受自然之美;初三的同学们则将前往栖霞山,于漫山红枫间追溯历史文脉;高中的学长学姐们也将在本月下旬踏上研学征程,共赴这场秋日的成长之约。无论目的地是何处,只要怀揣一颗好奇之心与探索之志,我们定能在秋日胜景中,收获知识的滋养与成长的力量。
这里还有一些非常必要的安全提醒,研学途中,请同学们务必遵守团队纪律,听从带队老师指挥,不擅自离队、不单独行动;注意人身安全,避免前往危险区域,游玩设施时遵守操作规范;上下车和中途需保管好个人物品;做好秋日保暖,根据天气变化增减衣物。特别提醒大家爱护环境,只留下欢声笑语,不留下一片垃圾,用实际行动呵护蓝天绿地,让秋游的美好不仅停留在记忆里,更留在干净整洁的环境中。
同学们,愿我们以研学为舟楫,以探索为风帆,驰骋于这如诗如画的秋日自然之海,待我们满载而归之时,带回的不仅是定格美好瞬间的照片、凝结自然奇趣的标本,更是在心田播下一颗热爱自然、求索真知的种子,让它在岁月滋养中生根发芽,茁壮成长为参天大树!
主持人:张诗涵
演讲:张诗涵 徐光迪 唐逸莀 江恩雅
升旗手:郭知恒
护旗手:孙晟轩 陈泓锌







